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苏丽敏 丁蕴哲
4年时间,他让单亩茶园收入翻了5倍多,销售茶叶近10万斤,每个农户的分红由0元增长至22000元,累计带动农户提高收入2000多万元,带动68名河南理工大学青年返乡创业……
“大学期间,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种下了创业的‘种子’,这也是我实现大别山红色老区致富梦的根源,很荣幸我的创业事迹得到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的认可,这将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9月21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2019届毕业生周庆忠说。近日,他刚刚获评教育部2022年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人物。

提高茶叶认可度,激活茶农“新希望”
2017年7月,在国家全面实施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还是学生的周庆忠回乡参与暑假社会实践,被选任为湖北省随州市随县车云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兼职),开始在湖北和河南交界的大别山贫困地区调研,由此开启了他与茶叶的“奇迹”故事。
“我们和河南信阳的车云山村挨着,原来就是一个村,都是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我们捧着金饭碗要饭……”当地的茶农们总是这么调侃。山里的部分茶农不识字、不会用手机、茶叶品相不好、交通闭塞,导致茶叶虽好喝,市场接受度却极低。
每次听茶农讲述卖茶的难处,周庆忠都十分揪心。“跟着村支书调研时,我了解到乡亲们种茶仅能维持生计;车云山村的茶叶不被市场认可,好茶只能贱卖;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茶园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村支书为了解决茶叶滞销而满面愁云……”周庆忠说,这些都坚定了他必须“大干一场”的决心。
说干就干!他利用村支书助理的身份和大学生的优势,带着相机和纸笔,走进大山深处。“山里很多地方没有路,只能顺着茶农干活的地方一点点走,行走起来相当困难,但愈是艰难,愈是坚定了我助茶农的决心。” 周庆忠说。
60余户茶农、近6000亩茶园,他走遍了车云山村,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苦寻售茶思路,为之后茶叶公司发展夯实基础。

改善茶叶品相,解锁发展“新密码”
自从下决心要帮老区的茶农改变“守着聚宝盆受穷”的局面后,周庆忠白天深入了解、分析实际情况,晚上学习充电提能力,为了补充专业的知识体系,他曾利用3个月时间,自学了浙江大学茶学系的专业课程。2018 年5月,在河南省教育厅、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正式成立了信阳送茶人茶业有限公司。
为了解决茶叶品相不好的问题,他吃在茶厂,住在茶厂,和工人们打成一片,利用测温仪前后记录了2万余次的炒茶专业数据,利用电脑优化流程,并研发了新的制茶方法,申请了专利,使炒出的茶更省时、更省心、更优质;为改善茶叶品相,提高茶叶品质,他对传统茶艺进行归纳总结,制定了茶叶的新采摘标准,严格控制采摘质量,进一步丰富茶品种类,提升茶叶亩产值。
经过几年的努力,周庆忠看到了回报,单亩茶园收入比之前翻了5倍多;研发的多功能榨油机,首次实现了茶树的叶果两用;累计带动农户提高收入2000多万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55个;每户茶农旅游收入由11600元增长至24000多元;每个农户的分红由0元增长至22000元。
由于突出的带动作用,2020年,信阳送茶人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信阳市唯一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企业,入选信阳市优秀大众项目库,并获得10万元创业资金。
打开茶叶销路,实现销量“新突破”
为了进一步提升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8年到2019年间,周庆忠奔波在全国各地做品牌推广,参加了几十余次的展会营销,足迹遍布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城市,只为精心打造车云山茶叶的金字招牌。
那段时间,熬夜改PPT、奔波辗转赶车,都是家常便饭,在他不懈努力下,车云山茶叶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一年下来,周庆忠帮助豫峰顶、鄂豫峰、青园林、四方堂等7家合作社销售茶叶近4万斤。

疫情发生后,由于线下销路受阻,合作社又没人会用“电商直播”。为了缓解困境,周庆忠主动承担起了直播卖茶的重任,茶农上山他上山,茶农干活他直播,往往一天下来都是几万步,原来的小白鞋变成和茶农一样的迷彩球鞋,人也从原来白白净净,变得黑瘦黑瘦。直播结束后,他还要挨个统计订单、到十几公里外发货等,但网络销路由此打开,直播间几分钟抢单量就能达到几百单,一些农户也开始直播卖货,茶农们的干劲越来越足。
“这个孩子是真可以,一言一行都透露着能吃苦、肯付出。”山里人提起周庆忠都赞不绝口。
目前,周庆忠公司旗下已有茶叶直营店1个、加盟体验店6个、加盟店70个;签约成立了“四方堂、豫峰顶”等合作社8家;茶园基地由车云山扩大至天云山和连云山3个核心产区;带动马天放、郭宇等河南理工大学68名毕业生青返乡创业。
据了解,大学期间,周庆忠就曾获“‘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 ,以及其它省、市级荣誉20余项;申请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注册商标11项等。一直以来,周庆忠始终坚守创业之梦。
“从创业初期的艰辛到如今小有成效,一路走来,我深感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得到了母校河南理工大学的倾力支持。作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母校注重深化创业教育,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提供资金支持,助推优质创业项目孵化;扩大典型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这些是我成长成才成功的坚强后盾。”周庆忠说。
“创业之路充满曲折,但我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这关系着大别山老区茶农的美好生活,在乡村振兴这条大道上我会继续前行。”周庆忠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