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在郑州开幕
两岸四地专家畅论“物流经”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共享双循环机遇,共谋物流业发展。6月15日上午,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在郑州开幕,来自两岸四地的物流领域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将进行为期两天的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是在中国科协港澳台办公室大力支持下,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商务厅、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共同主办。据省科协主席吕国范介绍,四年多来,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协同创新论坛经过各方不懈努力,论坛品牌效应和社会效益日益彰显,在推动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河南省科协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创新发展,始终高度重视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始终高度重视海峡两岸暨港澳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新会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从智慧物流、多式联运、智能轨道交通和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方面汇聚科技界、企业界的资源优势,就协同创新体建设与发展等课题开展广泛的交流和研讨,必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在本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物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
“河南发展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21年全省货物贸易8208.1亿元,增长22.9%,总额居全国第十、中部第一。”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赵俊杰介绍说,今年,我省相继出台了“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加快现代物流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下一步,河南将充分发挥物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电商快递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加快推进“流量”变“留量”,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关键环。
河南与台湾、香港、澳门虽远隔千里,但各具优势,经济互补性强,在互联互通、物流合作方面有着广阔的空间。“我已经来到大陆工作生活了30年,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发展。例如一带一路的延伸建设,高速铁路的绵密便捷,5G网络的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河南安阳台商协会会长廖振勇表示,郑州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域,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借由本次论坛一定能激荡出更多智慧,为两岸四地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为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招商引资的工作部署,推动落实全省“三个一批”工作,论坛组委会特意从河南省2022年重点招商项目库1000个招商项目中,选出物流类招商项目40个予以发布,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近750亿元。论坛开幕式上,京东物流公司与河南博澳实业集团作为代表进行了项目签约。

在当天的综合论坛和子论坛活动中,有10多位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领域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作精彩报告。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陈湘生结合自己对于韧性城市(群)建设中地下物流系统的探索与思考,在线作主旨报告;香港理工大学物流系主任阎洪教授交流了自己对于大数据背景下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真知灼见;两岸冷链技术合作台湾服务中心主任董志刚教授交流了台湾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物流学院院长潘勇探讨了跨境电商供应链本地化问题;澳门惠嘉交通集团河南区负责人朱磊就如何服务河南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