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非遗再创新:鲁山花瓷新品种“鲁钧釉”瓷器研烧成功
河南日报客户端 尹江勇
“汉漆”盒
在平顶山学院河南省鲁山花瓷技艺传习所的展架上,摆放着几件刚刚出窑的“鲁钧釉”瓷器,这些瓷器外壁通体漆黑,在黑底色的釉上飘散着白中发蓝的点、条、块状斑点,自由活泼,简约典雅,像鲁山花瓷,可这种瓷器的内壁却呈深红色,质地莹润,自然光亮,有些器物内壁红中带紫,紫中泛黄,具有钧瓷窑变的特征。
作为鲁山花瓷和钧瓷相融合的新釉种,“鲁钧釉”瓷器近日在河南平顶山研烧成功。6月10日,研制出鲁钧釉的平顶山学院终身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山花瓷)省级传承人梅国建介绍说,该釉种的面世,改变了千年不变的传统技艺,实现了鲁山花瓷的创新,同时证实了鲁山花瓷与钧瓷的传承关系。
据悉,鲁山花瓷是唐代瓷器中一个创新品种,古玩界称为“唐钧”。因唐代鲁山所产的黑地、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而得名。
在传统的烧制工艺中,鲁山花瓷是用氧化气氛烧成的,色彩比较单一。曾烧制出一批堪与故宫博物院旧藏媲美的现代花瓷,被誉为“当代鲁山花瓷第一人”的非遗传承人梅国建,在对唐鲁山花瓷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有些标本的断面呈香灰色或深灰色,这是明显的还原气氛特征。而钧瓷正是使用还原气氛,才使釉料烧制后出现了五彩斑斓的变化。
这一发现,让梅国建产生了将鲁山花瓷和钧瓷结合的想法。在汉代漆器的启发下,经过对比研究和一年多的试验,梅国建终于在还原的气氛下烧出了鲁山花瓷新品种——“鲁钧釉”瓷器。
梅国建说,鲁钧釉瓷器的胎料采用传统的香灰和浅灰料以及灰白和中白胎料,这样会让胎料和釉结合后釉面质感更细腻、色彩更明快。
为了让器物更现代,梅国建在器型的设计上借鉴了汉漆器、宋油盒(妆盒)、竹编、针线筐和青铜器等中国古代器物形状和色泽,同时创立了两层三层手拉坯,一次成型无缝对接的中空器型,如“泉水”系列、“飞碟”系列等。
在施釉环节,鲁钧釉是在传统钧瓷釉配方上加以改进的,和鲁山花瓷釉同时使用,可以在同一烧制温度和气氛下烧制,进而达到鲁钧釉独特的的质感和色泽。传统的鲁山花瓷釉分为底釉和斑釉,前者是黑色的,后者是白蓝色。而鲁钧釉改变传统的单一片状和绳状,采用大小不等的圆点、柳叶和线状,使得器物看起来简洁活泼,有“画龙点睛”之效。
据悉,鲁山花瓷历史上都是在“窑炉内通风、氧化充分”的氧化气氛下烧制而成,而钧瓷则是在“窑炉内关键阶段呈密闭不通风的缺氧状态”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此次鲁钧釉瓷器的烧制成功,则完美解决了在同一器物、同一窑炉、同一气氛下烧成两种不同质地和色泽的瓷釉这个历史难题。
为了达到最终的烧制,梅国建参考了传统鲁山花瓷、钧瓷烧制技艺,通过改进升温排湿、气氛转换、升降温曲线和闭、开窑门时间的调节控制,使成品达到理想状态,最终烧制出鲁山花瓷新品种——鲁钧釉瓷器独特的质感和色泽。
新烧制成的鲁钧釉器在形态上继承了唐、宋的简约、大气和开放,新品的鲁山花瓷斑釉液液分相明显,钧釉质感厚润、窑变色彩纯正丰富,整个器物以鲁山花瓷釉为主题,钧釉占整个器物釉面积小于50%。
“鲁山花瓷新品种——鲁钧釉瓷器的研烧成功,开辟了鲁山花瓷发展的新空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钧瓷界的顶尖级权威杨志对鲁钧釉瓷器的诞生给予评价。
“泉”(双层拉坯一次成型无对接工艺)
汉漆”洗
“玉礕”(三层拉坯一次成型无对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