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医中圣者 人之楷模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2-05-25 11:18:07

  □胡德才

  《医圣张仲景》,是一部以东汉末年动荡时局为背景,以张仲景医治伤寒瘟疫、寻找治病和救世良方为情节线索的历史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圣张仲景》也是一部抗疫小说,作者程韬光意欲借历史题材,对正肆虐人间的新冠病毒疫情进行反思,意在以此书致敬“医圣”。

  小说从张仲景南阳抗疫开篇,经荆州抗疫的拓展,最后以长沙抗疫作结。南阳、荆州、长沙抗疫三部曲,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张仲景在长期医治伤寒瘟疫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拜师张伯祖等名医,参证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一代大师。作者不满足于描写一代名医成长史,小说借瘟疫的流行和张仲景抗疫的足迹,串联起上自朝廷、郡县、皇帝、大臣,下至叛军、山匪、侠士、百姓等各阶层人物,全景式展示东汉末年朝政崩塌、群雄逐鹿、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的乱世图景。伤寒瘟疫频繁复发,病源即在战乱。张仲景带徒行走于乡间里坊,看到因征战杀戮死人无数,尸骨腐烂污染河水,引发瘟疫形成病源。无论战乱还是瘟疫,受害者都是黎民百姓。张仲景心中装着百姓,“见病知源”,致力于消弭杀戮,让百姓远离战乱祸殃。小说设计了一个重要情节:涅龙因除妖受伤不能发雷掣电,人间灾疫丛生。龙病即天病,天病乃人心之病。小说开篇,张仲景立志:“愿医天病。”天病须以龙珠医治,炼珠之材难觅,炼珠之人更背负医治天下苍生的使命,张仲景甘为炼珠人万死不辞。小说中的张仲景,即使官至长沙太守,也会一边筑城理政、保境安民,一边开堂坐诊、抗疫治病。最后在敌人兵临城下时,他以不伤害百姓为条件,拱手让出长沙,自己从此归隐著书立说。张仲景执着于“医人医天”的理想,多次在梦中与龙君对话,到小说末章,终在梦中炼成龙珠完成使命。但做完最后一梦,他也走到了生命终点。

  《医圣张仲景》的故事情节富有深意。其一,着眼于对瘟疫病源的反思。作者写实象征相结合,强化了对伤寒瘟疫病源的探寻与反思。其二,医人易,医天难。张仲景救人无数,最后归隐山林,完成《伤寒杂病论》,留下“活人书”。他还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消弭战祸。但他“医人医天”的理想,只能在梦中实现。他可以一次又一次控制疫情蔓延,但阻止不了伤寒瘟疫多次卷土重来。他劝阻了局部杀戮,但制止不了全国战乱,他保住了长沙暂时的安宁,但挡不住历史由东汉末年的混战,进入三国更大规模的征战。

  小说中的张仲景,是位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胸怀救治天下苍生使命、仁爱为本、医术精湛的医者。小说开篇,青年张仲景被举孝廉,但他不愿为仕而愿为医。医者张仲景眼里,患者没有尊卑贵贱,也无论亲人仇敌,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他为身染伤寒、跟他抢夺仙草的猿猴治病,也曾对和他一生为敌的苏章文心生怜悯,欲予治伤。小说以丰富的细节,充分展示了张仲景博大的爱心、高尚的操守。

  张仲景名扬天下,当然因其医术高超。张仲景获“医圣”美名,更因他始终心怀百姓,从南阳到荆州而长沙,中原和荆楚大地都留下他防疫、控疫、治疫足迹。他始终关注民间疾苦,珍惜百姓生命。其仁心、智慧与勇气,令人肃然起敬。

  《医圣张仲景》成功塑造了张仲景的形象,他是医中圣者,人之楷模。与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巫医苏章文,他认贼作父、阴毒狡诈、危害百姓,是医中败类。小说设计了以张仲景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和以苏章文为代表的邪恶势力的冲突,两者冲突贯穿小说始终。张仲景生活于民间,苏章文依附于朝廷。他们的冲突,是医者与巫者、民间与庙堂、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刊发于河南日报5月25日11版

5月25日版样子a701ff6deb47083ed93b372c6da86ad3_Page_b.jpg

责任编辑:张冬云
广告 x
相关推荐
评论({{totalRow}})
  • {{item.name}}
    {{item.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