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吴学清 樊京铭
在企业年报中误将“国有控股”填为“私营企业”,导致五个年度企业年报信息错误,影响了企业自身信用……前不久,这个困扰平顶山市某大型国有控股公司的烦心事,在该市市场监管局的主动指导帮助下,错误信息得到纠正,企业信用修复重塑。
“去年至今,我市共有10691户市场主体通过信用修复重塑良好信用,有效减轻了经营压力。”5月23日,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平顶山市营商环境,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畅通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渠道,引导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助力市场主体重塑良好信用。
该局在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惩戒并向社会公示的同时,第一时间将被惩戒的信息、信用修复的途径告知该市场主体,并在临近公示期满前再次提醒市场主体及时办理信用修复。为将疫情给信用修复工作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该局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受理模式,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即刻办结;确需进行实地核查的,实行容缺受理。
去年以来,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累计修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0513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149条、行政处罚信息29条,受益市场主体高达1069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