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冰珂
在郑州华润燃气公司,有这么一位特殊的“侦探”:不开灯、不破坏原有格局,凭感官"描摹"用气环境,用检漏仪捕捉隐患,守护着1.2万户家庭的燃气安全,成为"润燃牛师傅"品牌的代言人。
从加气站到网格化服务,从设备检修到用户家中灶台安全,孙晓刚用8年时间,以“三步工作法”和创新服务诠释了“牛师傅相伴,生活气满满”的品牌内涵,书写了“守护”二字。
用感官构建安全防线
4月24日,金域世家小区门口,孙晓刚熟练地刷卡进门,作为一名燃气安检员,这个月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扎根在该小区,每家每户进行一年一度的上门安检。
孙晓刚的安检流程充满烟火气。上午10时30分,敲开市民刘女士的家门,狭小的厨房里米饭飘香,为了不耽误接孙子放学,刘女士早早准备午饭,案板上各类菜已经准备就绪。
面对刘女士家堆满食材的灶台,他先关灯,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和感受环境,随后开灯用仪器检测管道、灶台、热水器,“阿姨,塑料袋不能放灶台下,高温易引发火灾。” 十几分钟的检查过程,完成了设备检查,又普及了户内燃气安全知识。
孙晓刚的环境描摹法在日常工作中立了大功,通过观察厨房布局、用气习惯,建立用户用气档案,实现“脑中有图、心中有数”。
“平安铃”护航独居老人
正在跟刘女士进行日常安全知识宣讲时,孙晓刚的电话响起,这次是特殊的“平安铃”。原来,这位独居老人早上起来就发现家里灶台打不着火,快准备中午饭时,家里还是打不着火,很着急。
“打开远传表的安全装置,再打开自闭阀。”孙晓刚脑中迅速想起这位80多岁独居老人的情况,该老人身体硬朗,但长期不在此居住,连续两三年未能入户安检,远传表长期没人用会自动关闭,随着孙晓刚的一句句指令,不到一分钟,老人打着了火。
在孙晓刚的日常工作里,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而他总是以最快速度响应,及时为用户解决难题,他深知独居老人在用气安全上的弱势,对独居老人,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牵挂。
在一次帮助独居老人解决燃气问题时,换电池本不属于上门安全检查的业务范围,但孙晓刚还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老人更换了电池,还耐心地调试燃气灶具,确保燃气设施和燃气具都能正常使用后才放心离开。老人的感激之情让他深受触动,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是检查燃气,更是传递温暖。
让安全成为本能
“不是才安检过?咋又安检?”在9号楼入户安检时,一用户语气颇显不耐。
“您看,这是去年4月份的安检记录。”面对该用户入户敲门的抵触,孙晓刚边检测边温言解释,用柜子包裹着燃气表,柜子内塞满杂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请及时清理。待孙晓刚出门时,该用户笑脸相送。
孙晓刚坦言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破解用户的抵触心理没有诀窍,“我们来是为您服务的”就是破冰的开始,然后用具体的安检服务让客户感知到安检没有套路,只为安全。
2017年,孙晓刚加入郑州华润燃气,起初在加气站工作,随着公司业务的转型,后调配至客服中心。在这里,他从一名普通的安检员做起,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燃气管家”。
随着用户综合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成为新课题,孙晓刚将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总结出“三步工作法”,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中一步便是场景化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让用户理解上门安检的价值,从隐患排查到整改回访,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
孙晓刚一直在努力提升入户检查工作,每次入户都认真检查管道和附属燃气设施,当面向用户宣传安全用气常识,对随手能够整改的隐患立即纠正,对于有整改难度的隐患和用户一起商量最优的解决方案;面对到访不遇,孙晓刚通过电话、短信、张贴告知单等方式告知用户,预约下次安检时间。通过持续的入户检查和与用户的深入交流,有效地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用户的安全意识。
孙晓刚的工作履历上,“服务标杆”“标杆网格员”等荣誉证书摞成厚厚一沓。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服务态度的最好注脚。他道:“用户的一句‘你来我就放心了’,比任何奖状都让我骄傲。”
用标准化流程培养优秀团队
作为郑州华润燃气棉纺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金牌师傅”,孙晓刚将带徒弟视为自我提升的过程。他将安检流程拆解为36个标准化动作,从敲门“三轻三重”到仪器检测“三秒读数”,要求徒弟在实践中逐项过关。
“就像医生的手术刀,规范才能救命。”他培养的徒弟吴豪,如今已能独立完成安检工作。
孙晓刚坚信师徒关系是动态的:徒弟今日学成,未来或成师父;师父的经验,也会在教学中被徒弟的创新思维反哺。他感慨道:“巴不得徒弟超越我,这样用户才能得到更好的服务。”
从加气站“守门人”到万家“护焰者”,他始终笃信:“润燃牛师傅”的匠心不在勋章上,而在灶火映亮的笑颜里。这也正是郑州华润燃气品牌最温暖的诠释:当安全守护遇见贴心服务,便是人间最美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