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娜
视频制作 / 王瑜
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道路上,学风建设始终是高校工作的重要课题。
3月25日,新乡学院学生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22名来自各学院的学习委员代表与学生处老师围坐在一起,围绕“求实新院”学风建设的痛点与创新路径,展开了一场坦诚深入的对话。
这场被学生称为“校园版‘吐槽大会’”的调研活动,不仅为高校学风建设积累了珍贵的一手资料,更成为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新乡学院在学风建设上持续发力,开展的学风专项活动数量逐年递增。数据显示,2023至2025 年,相关活动年均增长35%,然而学生活动参与率仅提升12%。
学生处负责老师反思说:“曾经,我们认为活动规划得越精细,工作就越到位,可事实证明,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并不高。”
为打破这一困局,新乡学院学生处于去年3月推出“对话新院—周二面对面”机制,推动学工人员深入学生群体,聚焦“求实新院”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调整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把学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比如,在此次座谈会上,老师们摒弃了照本宣科式的文件解读,鼓励学生代表大胆发言。学生们不仅指出了“部分学生考前突击、平时消极怠学”等学风问题,还提出“跨学科竞赛资源匮乏”“实践类活动形式单一”等具体诉求。

一位参会教师感叹:“过去我们在方案策划有些主观,如今才发现,学生提出的学科竞赛、学业规划指导等建议,远比文件里的条款更贴合实际。”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对话新院—周二面对面”机制成效显著。
通过7场次座谈会,学校收集到110余条建议,并形成了“问题即课题”的转化机制。针对学生反映的“暑期自习室占座乱象”,学生处联合后勤部门开展自习室“清障”行动,显著提升了自习室利用率。“热辣滚烫 未来可期”活动则通过21天习惯养成计划,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律意识。毕业生关于“毕业季规划、毕业季心愿”的心声,也促使学校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学校采纳了我们的建议,这让我们更愿意表达想法了。” 学生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采纳。
学生处学生管理科科长李晓堃说:“过去,我们习惯采用家长式管理,如今正转向伙伴式管理,文件是框架,对话则赋予工作生命力。”
数据显示,自该机制实施以来,学生提出的“学业规划指导诉求”“学科竞赛”等方案被纳入学校2025年学生工作要点,政策落地满意度大幅提升。

学生处处长王坤说,教育的核心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良好的学风才能真正形成。新乡学院通过搭建对话平台,不仅破解了学风建设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管理新路径,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