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姑娘跨越山川:从大凉山深处迈向郑大,奔赴北大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5-01-03 17:14:2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通讯员 聂娜 马文亚 马月超

  张桂梅校长曾说:“那个山好大好大,有的女孩是家里祖祖辈辈出来的第一个高中生。”

  郑州大学2024届毕业生杨洋的家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也有着很高很高的山,一座连着另一座,形成了地理上的闭塞,也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围墙”,将青春梦想深深阻隔。

  三代人接续努力,托举彝族孩子读书梦

  春风解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凉山彝族实行民主改革后,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一步千年”的发展带来的是更多人改变自己乃至后代前途命运的希望。

  走出大山,每一个“大山儿女”的梦想,从杨洋的祖父辈便是如此。

  勤劳踏实的祖父母非常重视教育,即便在最艰难时,将青皮核桃煮熟果腹,也要省钱为孩子们凑齐学费。杨洋的父亲幸运地考取师范中专,毕业后又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坚守在大山深处30余年的乡村教师。

  为了让孩子们走得更远,杨洋的父母拼尽全力,倾其所有。杨洋刚上小学时,由于家距离学校太远,父亲每天背着杨洋上下学。母亲即使身怀六甲依旧在田里挥汗如雨,最农忙时要直到凌晨,父母才能吃上一口晚饭。“母亲总是觉得亏欠我和弟弟,却时常忘记自己被生活碾压的痛苦。”

  “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中的暴风雨全都落在了父母磨损的肩头。”杨洋回忆,“父亲每年春暖时发作的冻疮,和父母衣柜里早已不保暖的秋衣,让我明白,窗外的狂风骤雨为何点滴不曾落到我的书桌。”

  从大凉山到郑大,且以青春赴山海

  2019年,杨洋考入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学时,为节省路费,杨洋孤身从大凉山前往郑州大学报到,看到身边的同学都有亲友协助,她只能含泪独自应对。幸运的是,在郑州大学,她遇到许多关心她的老师和同学,并获得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

  杨洋记得,学校开展的新生入学“四爱”教育系列活动,帮她全面了解校园生活和所学专业,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我,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在辅导员的支持和鼓励下,杨洋参与竞选并成功担任了班级的心理委员。

image.png

  大一时参加郑州大学心理委员素质拓展活动

  在学校对本科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下,公共卫生学院全面推进“本科生进团队”计划。大一下学期,杨洋便进入到儿童少年卫生学研究团队跟随老师学习,探索自己的科研方向。大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杨洋和同学组队,成功申请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导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明白做科研应有的态度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在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前往更大的平台锻炼自己,实现理想和目标。”

  参观黄河博物馆、观看编钟演出、参与少数民族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学习之余,杨洋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研学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深化了她对于中原文化、黄河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还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谊。每当和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聚在一起时,思家的情绪总能被宽慰。

  “杨洋是一个很开朗的姑娘,每次见到她,脸上总是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在本科生支部担任组织委员,主动承担了很多志愿服务工作。”辅导员马月超这样评价杨洋。

image.png

  杨洋在郑州大学迎新党员服务站做志愿者

  五年大学时光里,杨洋连续四年获得学业奖学金,还成为年级里首批被发展的学生党员,收获“郑州大学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一战成“硕”上北大,奔赴下一场山海

  “你一定可以,要相信自己。”考研报名前夕,看到杨洋犹豫是否要报考北京大学,班主任老师便和她一起细心分析。鼓励之下,杨洋坚定地选择了报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并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

       早出晚归的她,见过无数次空无一人的自习室,曾因没有进步而自我怀疑,也曾因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焦虑得崩溃大哭,但在老师和朋友的鼓励下,她始终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

  临近考试,学院为所有考生送上了一份“爱心礼包”,里面是来自辅导员和学弟学妹们的鼓励信件。“备考的一年里,学院老师的指导与鼓励、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热心的帮助、家人的支持以及一起考研的朋友的鼓励,都是我坚持的动力,也是我备考一年中最珍贵的回忆。”杨洋说。

image.png

  学弟学妹和辅导员的鼓励信给了杨洋莫大的勇气与信心

  初试成绩出来后,杨洋以专业排名14名的成绩进入复试,既激动又担忧——激动的是,一年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入场券”,担忧的是,怕自己与“梦中情校”失之交臂。于是,她沉下心来,继续回到自习室,看专业热点文献、修改简历、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指导讲座、与朋友无数次模拟面试……

  “复试结束后,等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是我整个备考期间最煎熬的时刻。”杨洋记得,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拟录取名单上时,她喜极而泣。这一次,坚持与努力再一次帮助她赢得了胜利!

image.png

  杨洋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郑州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蓬在致辞中还特别提到杨洋:“同学们身上,彰显了积极进取的力量。你们不断成长和成熟,面对挑战更加坦然应对,面对挫折更加坚韧自立,面对未来更加笃定自信。公共卫生学院的彝族姑娘杨洋同学一路奋斗,从大凉山深处走进郑大,又将奔赴北大,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祝贺你!”

image.png

  杨洋在毕业生座谈会上发言

  “我很喜欢《红楼梦》里的一句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杨洋心怀感激地说,“今天的成绩是乘着时代的春风,站在父母和老师们的肩头,奋力摘取而得,我的成长之路也不过是这个时代里许多‘大山女儿’的缩影。因为党和国家的关怀帮扶,我拥有了走出大山的机会,因为母校郑州大学的培养,我有了实现个人理想的机会。”

  2024年9月,杨洋在北京大学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在她看来,这是一段征程的终点,更是下一段旅程的起点。“我将继续秉持‘求是担当’的校训精神,在追风赶月中奉献青春,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师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