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卢涛
百代高标,千秋丛碧。12月27日~29日,张伯驹艺术思想与艺术精神研讨会在周口举行。活动云集了省内外上百名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提炼展示张伯驹艺术思想与艺术精神的独特标识和精神特质。
本次活动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口师范学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管理处、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承办,旨在扎实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张伯驹全集》编纂与研究,深入研讨张伯驹艺术思想和艺术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余本海在开幕式致辞中说,近年来,学校围绕张伯驹的艺术生涯、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为推动张伯驹研究的深入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天相聚,就是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张伯驹先生的艺术思想与艺术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在讲话中说,期待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张伯驹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中央文史研究馆也将为张伯驹研究提供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充分利用本次研讨会的平台,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共同为推动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蒋愈红认为,本次活动必将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河南文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张伯驹研究,为河南文化强省建设助力添彩。省文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张伯驹研究,努力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精神动能。
“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交流,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冠说,召开学术研讨会,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发掘张伯驹先生在书画收藏、戏曲表演、诗词创作、书法创作等方面的艺术成就,阐释他的艺术思想和创新精神,更要向他的襟怀坦荡、不忘初心学习。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研讨和弘扬张伯驹学术精神的核心所在。
在活动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共同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周口师范学院创作研究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