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建新 王延辉
郑州何以挑大梁?一场会议给出答案。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连续16个月保持9个国家中心城市首位。”“首创‘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联运模式,国际公路发运规模居全国首位。”“累计运营项目55个5.8万套,人才公寓投运规模全国第一。”“新设经营主体33.53万户,实有经营主体208.8万户。”……12月24日,郑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串串通报的数据引人注目。
“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郑州责无旁贷。今年以来,郑州市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逆势上扬,扛起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蓄势跃升有突破、有标志。
工业经济是郑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近些年来,郑州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智能网联客车生产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气体传感器、超硬材料、新型耐材、铝板带箔、冷链食品、体外诊断产品等生产基地。今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车实际下线52.9万辆、增速112.9%,带动郑州汽车产量历史性突破100万辆大关,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城。
产业向“新”,发展提“质”。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3000家,达到3050家;作为“一号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超聚变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500亿元,集成电路、充电桩、太阳能电池、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成为郑州“新特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40%,产业体系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升。
创新发展已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深入推进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三合一”融合发展,累计落地科研大院大所8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8个;省实验室数量增至18家,占全省66.7%;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达63家。“中原之光”超短超强激光平台主体完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加速推进,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成势。科技型企业评价入库累计超过1.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48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1129家,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买卖全球,枢纽优势正逐步转变为发展胜势。郑州机场今年新开货运航线19条,单日保障全货机航班近90架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80万吨,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郑州)前11个月开行3363班次标准列、增长18.2%;铁海联运完成超6万标箱、增长50%以上,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超1350亿元。
人才吸引力决定城市竞争力。今年以来,郑州招引各类人才28万余人,其中招引院士级顶尖人才13人、领军人才92人、博士及以上科创人才2318人、海外优秀人才1560人,引留高校毕业生27.5万人(三年累计超70万人),全市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
“郑州的发展有目共睹,一项项数据刻画出了郑州努力奋进的样子。”列席会议的工商银行郑州分行党委书记史卫红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将持续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等,为郑州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
“当好全省‘领头羊’是本色本能,在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中争先进位是本领本事。”做好明年工作,郑州市提出要增强战略定力,加快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国家开放高地,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和郑州都市圈,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架梁立柱、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培育壮大枢纽经济、塑造城市鲜明标识和品牌形象、促进特大城市转型发展。
岁末年终,既是收官之时,又是开局之机。一场会议吹响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