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王雪
“咱杨大屯村两年前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晚上出来都是黑乎乎的,现在水泥路铺到了家门口,路灯安到了胡同口,出门也瞧不着垃圾了,这都是咱村落实党的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12月18日,在卫辉市孙杏村镇杨大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卫辉市“小板凳课堂”负责人、卫辉市委党校副校长王霞,以“拉家常”的方式为群众解读惠民政策。
当天,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卫辉市“小板凳课堂”宣讲团到杨大屯村进行理论宣讲和相关民生政策解读。
在宣讲活动现场,党员和群众齐聚实践站,王霞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并结合杨大屯村的实际,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村民日常的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变化、乡村振兴等工作巧妙结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医疗、教育等话题进行互动问答。
卫辉市医保局专家作为理论宣讲团成员,还向群众现场解读了相关政策。村民王阿姨说,“过去只知道医保能报销,但是哪些医院能报销多少,搞不清楚,今天总算知道了,希望你们多来,多给我们讲讲政策。”
整场宣讲主题鲜明、条理清晰,宣讲员用群众听得懂、留得下、传得开的简洁话语,帮助大家了解新思想、掌握新政策,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大家纷纷表示,听过宣讲后,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认识更清晰了,对乡村振兴的信心更足了。
早在2018年底,为更好地在基层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卫辉市成立了“小板凳课堂”宣讲团,至今已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42场。今年,该市着力打造“小板凳课堂”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将“理论宣讲+文明实践+政策解读”相结合,从“小视角”讲解“大政策”,用理论“小课堂”营造学习“大氛围”,确保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送到群众身边,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