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青年教师丛林收到了一封来自四川的学生家长感谢信,引来师生点赞。
11月22日下午,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公共管理类6班的杨斯涵突发急性阑尾炎,高烧38.5℃,需连夜住院进行手术,学生家长远在四川无法赶来,得知这一情况后,该班班主任丛林老师立即向学院领导汇报情况,并第一时间带杨斯涵去医院就医。
杨斯涵说:“当时没有想打扰丛老师,但是丛老师就是一定要来送我们,”班长吕书杭与同学沈凡翕也一同前往。丛老师开车将杨斯涵三人送至中心医院,但是手术时间不能确定,看着已经开始出现呕吐症状的杨斯涵,丛老师当机立断,让同学沈凡翕陪杨斯涵打车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他与班长吕书杭返回学校收拾住院用品,跟同学孙怡婧随后立即赶到。
做完CT后,阑尾炎已经出现化脓,丛老师带着杨斯涵几人交押金,办手续,借病床,没有病房就摆在过道,还联系系主任商量第二天一早就立马做手术。
一路上,丛老师不断安抚杨斯涵的情绪。
晚上陪床时,杨斯涵要输5瓶药,她的同学们就隔一个小时睡一会儿,醒来继续盯着她输液,时刻关注她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丛老师跟杨斯涵的父母及时沟通情况,把杨斯涵送进了手术室。
康复期间,丛老师与辅导员徐轶轶、同学们多次前往医院看望慰问,送上学院的关怀和鼓励,嘱咐其安心养病,最终杨斯涵身体康复顺利出院。
得知女儿恢复健康,杨斯涵家长向学校寄来一封给丛老师的感谢信,叮嘱女儿一定要将家长的感激之情带给丛老师。
杨斯涵说:“丛老师还告诉我,一个月内要清淡饮食,半年内要健康饮食,这辈子都要科学饮食,让我把身体养好。我特别感谢丛老师和陪我、关心我的同学们。”
从教三年多来,丛老师一直秉持“以爱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突发疾病时的关心、照顾、陪伴,也是丛老师与学生们许多故事中的缩影。
有一次,丛老师得知自己的学生刚拔完智齿,由于创口较大不能吃饭时,立刻在家熬好粥、蒸好土豆泥,用保温袋装好送到学生宿舍。后来为了补充营养又方便吃,丛老师还专门做了软烂可口的肉饼送给学生。就这样,一直送饭到学生的创口长好,爱学生如子在丛林老师身上有了现实的具象。
生活上的爱护无微不至,学业上的帮助也不遗余力。为了让学生们提升专业素养、多多参与竞赛,丛老师积极号召2023级公共管理类6班的同学们参加“挑战杯”等比赛,并且自己就带了3支队伍,让队伍成员定时定期去汇报进度、帮助修改申报书、论文等,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良师益友”。就像2023级公共管理类6班的同学们说得那样,“他不像班主任,更像是我们的家长,我们是他时常牵挂的孩儿们,他是我们可敬可爱的‘老父亲’。”
收到这封感谢信,丛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只是做了一位班主任该做的事情,尽了一位老师应尽的职责,“我们班孩子叫我‘老父亲’,这个称呼胜过千言万语,没有什么比这个荣誉更好。”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娟表示,这封感谢信是家长对教师和学院教育的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长期以来,郑州大学团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一系列具体、务实、贴近师生实际的举措,为青年教师成长“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成长与成才,师生相处融洽、亲如家人,丛老师和学生们就是一个缩影。
今后,学校将持续开展有温度的情感关怀,持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增强“三全育人”实效,全方位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荣誉感。(通讯员 杜慧敏 张艺冉 金美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