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凌 赵同增 通讯员 姚江涛/文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徐聪/图
国庆到,好事来。
9月28日9时许,在南水北调中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项目白庙沟施工现场,两台吊车同时发力,把一榀箱梁稳稳地安置在河道两侧的基座上,现场顿时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架梁成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期节点,意味着白庙沟施工已完成前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郑州航空港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浩告诉记者,连日来,该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和施工方争分夺秒决战工期,赶在9月底成功架梁,以实际行动向国庆献礼。
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建设内容共计4条河(沟)道,分别为庙后唐沟、耿坡沟、白庙沟、丈八沟。新建重建建筑物7座,其中桥梁6座,跌水1座。“项目的建设事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建好后可为‘南水’水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王浩说。
南水北调干渠与郑州航空港13条自然河流交汇,采用“倒虹吸(渡槽)”的方式,从干渠上方或下方穿过,却各行其道、互不干涉。
据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赵原亮介绍,这13条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处于干涸状态,汛期发挥作用。近年来我省汛情频发,此前埋设的涵管过水能力渐渐不能满足需求,倒灌风险增大,给过境“南水”水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郑州航空港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对此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上马防洪影响处理工程项目,把涵管全部升级为桥梁,同时疏通淤塞,并对河道拓宽、加固,把过水能力提高数十倍。一期项目投资1.9亿余元,今年年底前完工;还将分期申报、分期施工二期和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2.8亿元,将让13条河流流得更通畅,把民生工程建到人民心坎上。
今年4月25日,防洪影响处理工程项目正式开工。5个月来,桩基完成220个,钢筋制作安装3100余吨,混凝土1.67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完成近10万立方米,桥梁预制93片……
“施工量不算大,施工难度确实不小。” 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席辉告诉记者,铺设河道六棱块、砌筑格宾石笼及雷诺护垫全部需要人工作业,费时费力,施工难度较大。同时,几个月的暑期高温炎热,都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敢打敢拼、攻难克艰,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郑州航空港区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一标段、二标段完成形象进度分别达到65%、31%,完成投资0.56亿元,投资完成率达58%。尤其是赶在国庆节前架梁成功,郑州航空港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用工程建设这一阶段性成果,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真诚的“生日礼物”。
在仅剩不到三个月有效施工期内,如何高质量完成全年项目建设任务?
王浩表示,该局将抢抓秋季工程建设黄金期,倒排工期,坚持点、线、面多点作业,多路人马齐头并进,实行以日保旬、以旬保月、按天控制措施,逐日逐旬逐月提出工程建设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据了解,2024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坚持用心抓项目、细心谋项目、精心干项目,抢抓国债资金政策红利,争取实施各类水利项目8个,拟投资近5.3亿元,投资额创近年水利投资新高,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全区防洪减灾能力,也为推动航空港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