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永乐 通讯员 陈锐 马淑明
9月22日,由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五所高校联合主办,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院、河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实验室承办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新乡市召开。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资深教授洪银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彦随、张勋以及全国各高校的专家教授齐聚论道、切磋交流,围绕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乡村创业与三产融合发展、数字经济与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和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分享如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城市和乡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我认为,城乡融合要抓住的关键切入点就是县城和县域。”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珍说,县城连接着城乡,一头是城尾,一头又是向乡村辐射的关键地域。因此,县城要根据资源基础、产业基础,进行产业体系的构建。
杨玉珍认为,现阶段的关键是要把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在县域内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城乡要素双向奔赴、城乡产业共振发展的内生动力。
与会专家认为,产业兴旺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必须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和保护乡村资源,适时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强化现代技术应用,不遗余力地培养适应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兴农人,引导各类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河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立足于河南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建立长期动态数据库,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学校拥有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院、乡村振兴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研究院是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培育智库建设单位。
“我们将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收集整理,作为研讨成果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杨玉珍说,发言的嘉宾都是是长期关注、深入研究“三农”问题的学界领军人物,他们的到来增加了研讨会的“含金量”,他们的真知灼见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的研究,立足河南省‘两个确保’,包括人口的转移、人口的流动,进行一系列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咨询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系列的科研转化成果。”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