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通讯员 张爱善
8月6日,记者获悉,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5名成员奔赴韩国首尔,对当地一家高校博物馆收藏的甲骨片进行数字化采集。这是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首次到海外进行甲骨文数字化采集,标志着散落海外的甲骨文物正式开启数字化“回国”之路。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总量约16万片,国内约12万片,国外约有3万片到4万片,真正发表过的只有七八万片,还有很多或深藏库房,或散落民间,或遗失国外,难以研究利用。”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今年5月,安阳市发布“数字甲骨共创计划”,同时成立“数字甲骨共创中心”,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创新模式,对国内外甲骨藏品进行高清数据采集,助力甲骨文全息性整理著录、文字释读、活化利用、研学普及,推动甲骨学研究,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此前,实验室与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已开展前期技术研发,在三维扫描、高清拍摄方面进行了设备选型和技术研发,实现了微痕增强的全信息模型、字形匹配AI的古文字搜索等技术突破,解决了甲骨实物“看不清”、文字“查不到”等基础性问题。
首次采集地点在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刘永革和团队成员对该馆收藏的8片(原7片,其中一片碎成了两块)甲骨认真细致拍摄,圆满完成采集任务。
“‘数字甲骨共创计划’项目对甲骨文的研究与发展有非凡意义。因为甲骨文是古老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对人类的文化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遗产。”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博物馆甲骨文保存负责人、刺绣馆馆长、策展人郑慧兰教授表示,此前他们并不了解这些甲骨片上记录的内容,这次中方前来,他们可以更加了解甲骨文的意义和价值。
“韩国是我们开启的甲骨文海外数字化采集第一站,淑明女子大学是境外第一个对实验室开放的博物馆,意义重大。欢迎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师生有机会到安阳参观更多甲骨文。”刘永革向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发出诚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