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曹魏古城,实地探访“汉魏许都故城遗址”;游览河南钧瓷博物馆,体验手拉坯;爬山认识各种各样的中药材,观摩中药材现场炮制……许昌学院新开设的通识研学实践课程“行走许昌 感悟中原”,把课堂开在“田野山间”,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许昌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筑牢教学中心地位,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聚焦课程内涵,推进产教融合,凝练课程特色,着力培育、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应用型“金课”。
“创新设计实践”课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多达153项
我爱发明 本科生们的“创客工坊”
“我们在实验室里不断调试、优化自己的机器人,目标就是打造出能够在对战中击败其他团队的最强机器人!”提及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创新设计实践”课程,202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宋毅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小组的“对战机器人”项目。
“创新设计实践”是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集中实践类课程之一。课程依托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学生汇聚一堂,围绕共同的项目一起讨论和实践。我爱发明工作室、科技竞赛工作室、创客空间工作室、智能制造工作室……到处可见同学们分组实践的身影,大家在项目实践中互相交流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视野和思路,体验知识“变现”的喜悦。
“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致力于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便为机械、电力制造装备行业输送创新研发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负责人岑辉博士介绍。
5年来,“创新设计实践”课程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获奖多达153项,指导学生立项省级大创项目7项,指导学生获批专利16项。2023年,“创新设计实践”入选河南省首批“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以及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项目式写作”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会写作 实战实题“训练营”
今年4月,许昌学院“项目式写作”课程手艺河南项目组的师生来到禹州神垕古镇,零距离观摩钧瓷烧制过程,采访钧瓷艺术非遗传承人,用青春视角记录、传播传统文化。
作为写作实践课程,“项目式写作”于2023年获批国家级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课程针对大学生写作能力不足的痛点,设置多元场景和写作实题,让学生们到一线“现场”感知第一手素材、采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并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修改中真正提升写作水平。
“克服写作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去写作。我们希望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项目,营造真实场景,在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中,帮助学生用写作实践克服写作本领恐慌,让学生了解写作、学会写作、爱上写作”,课程负责人钟伟平说。
自2018年开课至今,“项目式写作”课程设置了“许院故事”“水韵许昌”“手艺河南”“新媒体写作”等8个项目,通过项目引导学生在学中写,在写中学。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成员分工协作搜集资料、讨论提纲、现场采访、撰写成文,先后有50余篇学生优秀作品在多个媒体平台发表。
“这门课不仅让我学会了写作,更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去感受、去表达,同时也在实践中学会了与人沟通、团队合作。”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学生胡涵菲说。
面向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桨板课程
我在运动 挑战身体无限可能
为进一步均衡五育课程的开设比例,许昌学院还开设了桨板、攀岩、飞盘等体育类通识课程,以体育智、以体育心。
作为一名体育学院专业教师,浆板课程主讲人李学良长期从事户外运动的课程教学。2018年,他率先开设攀树课,许昌学院也因此成为当时河南高校中唯一一所开设攀树课的高校。今年上半年,在前期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李学良又面向学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高参与度和易上手的桨板课程。化工与材料学院学生尹芳宇说:“在练习桨板的过程中,我克服了对水的恐惧,学习让我很有成就感,很酷!”
克服恐高心理是上好攀岩课程的第一要素。在教学安排上,攀岩课程主讲教师王晨航特意增加了两次难度和强度依次增大的高空训练。“在地面上看起来岩点很多,爬上去才会发现有些岩点太小,上这门课就像在岩壁上‘跳芭蕾’,太有挑战了!”外国语学院学生刘林凡感叹道。
“侧对目标,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然后手掌贴盘缘,拇指在上……”羽飞田径场上,飞盘课程主讲教师姚乐辉细致地为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同学们在追逐争夺的飞盘运动中,感受“盘不落地永不放弃”的飞盘精神。商学院学生吕舒晴说:“学习飞盘技术之后我解锁了很多新技能,团队协作能力也大大提升。”
以上课程只是许昌学院课程建设成果的缩影。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夯实教育教学新基建,培育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一流课程建设体系,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一流“金课”。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75门。下一步,学校将以实施课程质量等级评价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评价机制改革,以高质量课程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讯员 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