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尹家富
“自从‘一项目一代码’后,现在投标让人非常安心。”5月21日,聊起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推行的招投标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带码入场”交易,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河南申鹏实业有限公司经理曹玉玲说。
“投标之前,我在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查到这个项目的代码,用这个代码在发改委平台上一查,就知道了项目的所有信息,对我们来说最关键有两点,一是知道项目是什么性质,二是了解项目的资金来源,比如项目资金是特别国债,我就能放心积极去投标;如果是业主自筹资金,我可能更谨慎一些。”曹经理说。
所谓“一项目一代码”,就是一个项目有且仅有一个代码。“这个代码就像是项目唯一的身份证,是审批、交易、建设、履约全过程的唯一身份标识,谁审批、谁监管,以及项目的资金来源等等,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受理科负责人刘书红说。
为了落实“一项目一代码”,信阳市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召开投标企业座谈会、单位网站开群专栏等多种宣传方式,提高项目单位领码用码的自觉性,积极引导和提醒项目单位在办理审批手续前领码和用码。
一个代码贯穿于从项目立项到建设的全过程,上面所有的环节信息都能够查询到,确保工程建设合规合法,招投标过程更公开透明。在项目进入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后,交易中心的系统将自动查验项目是否具有项目代码,自动核验项目代码真实性,对没有项目代码、未通过项目代码核验的,系统不予通过并告知项目单位。
据统计,去年9月以来,信阳市累计完成进场交易工程建设项目260余宗,100%实现了一项目一代码,有力推动了招投标领域工程建设项目工作规范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