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松 通讯员 尹家富
“信阳市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越来越公平了。”5月14日,在参加完某水利项目投标后,河南新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从源头上保障了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有更多参与投标与中标的机会,能够不输在起跑线上。
基建工程、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部门购买社会服务,这些都是人们眼中的“大项目”、“香饽饽”,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为了使这些领域竞争更加公平透明,信阳市发改委日前印发《2024年信阳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招标人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打破地域限制、杜绝不公平竞争行为。
“市场竞争保持公平,要从源头上杜绝限制竞争的行为。”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理科负责人刘书红介绍,“过去,为了限制市场竞争,就在招标文件上提要求。比如修一条路,招标条款会要求投标企业必须在本地有多少类似的业绩,这种限制性、排他性的条款,等于是为某个投标公司量身定做,别的公司就没有机会了。”
“《方案》提到的公平竞争审查,重点就包括审查招标文件不能有限制性条款,要让所有企业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刘书红说。
除了聚焦文件规范审查,《方案》还要求成立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判,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共发布11份整改通知书,要求招标人及其招标代理机构限期整改,促进公平竞争。
刘书红拿出了一个储能电站项目工程总承包及监理招标公告的变更公告,“你看第四项变更内容,原公告要求投标公司是‘专业甲级’。鉴于该项目的实际承建技术要求,我们要求他变更为‘专业乙级’,让更多企业有机会公平参与竞争。”
除了从招标文件这个源头上严格把控,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更严把过程关,聚焦日常监督约束,在开展工程招标投标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时,对招标人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纳入招标人信用管理,保障各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今年,通过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检查发现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投标人资格条件的招标公告10件,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全部予以变更,充分保证了投标人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通过公平性审查制度的建立,从源头上打破了地域垄断和不良竞争,为各类投标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建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推动招投标业务高质量开展。”刘书红表示,将以坚决的态度捍卫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秩序,以更高质量更大力度推进《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深入实施,更好地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