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娟
近年来,对某些单位中那些“不主动担当作为,缺乏信心与斗志,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直接‘躺平’”的不作为干部,人民群众将其戏称为“躺平式干部”。干部躺平“姿态”形态各异,本质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变异。下猛药祛除“躺平式干部”隐性腐败,善用“大历史观”摸清根源、瞄准症结、精准“靶向”治理,促使领导干部“不想躺”“不能躺”“不敢躺”。
拧紧“思想阀”:“站起来”不想躺
用唯物史观理论武装,以思想破冰正本清源。唯物史观是帮助“躺平式干部”洞见“躺平”根源的理论工具,是敦促躺平者“站起来”的理论武器。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视角,要让领导干部深刻理解,躺平现象是社会转型期阶段性问题的“阵痛”表现,完全可以通过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去疴除弊。端口前移以唯物史观强大的批判武器,进行理性的武器批判,必将促使“躺平式干部”认清躺平实质即是对人追求主体性的悖论。干部队伍用真理武装头脑,才能破解内源动力不足难题,主动选择挺直身板“站起来”。
强化初心使命,以人民至上筑牢信仰高地。针对“躺平式干部”信仰低温的现象,应当强化党的初心使命教育,使其深入领会“人民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正是有了这种力量支撑,才使我们党执政拥有最大的底气。”通过这剂良方,促使领导干部时时叩问初心,怀揣一颗热辣滚烫的为民初心筑牢信仰高地。
善用历史思维,增强“奋斗精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认同。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是我党加强队伍建设的一大优势。应当善用历史思维,借势新媒体,在革命故事、红色文化、建设案例、先进英模中树典型,打造以“劳动教育”为主基调、以“廉政文化”为价值导向、以“奋斗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全媒体话语场域,筑好思想“防火墙”,引领“躺平式干部”摆脱精神迷茫。带动干部队伍尤其是青年干部,心怀国之大者,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进取意识,以躺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接续奋斗,争做奋发图强、破局前行的新时代好干部。
掌握“方法论”:“动起来”不能躺
勇于历史担当,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钝化。干部“躺平”行为即是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的“微腐败”。为弥补某些领导干部处理棘手难题的能力不足,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人以渔。应当把“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作为必修课,把干部教育能力培训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将相关能力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和体系化。通过补足短板、强化弱项、破除盲点、扩大优势等系列举措,促使干部具备想干事的初衷、会干事的能力、善干事的方法,真正成为政治硬、专业强、业务精的内行领导。
增强历史主动,深入基层练好脚力。广大干部必须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扎根一线练好脚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将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贯彻到实处。要让“躺平式干部”走向田间地头,走近厂房工友,走进商贩市场,摸实老百姓的真心话,摸透普罗大众的实际困难,用勤政实干铲除懒政,用历史主动革除怠政,用知行合一剪除饱食终日。通过练好脚力增强为民服务的实绩,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有助于其进一步主动担责建功立业,让那些继续躺平的干部再无立锥之地。
推动岗位横纵向交流,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着力推动领导干部岗位的横向交流,特别是一些关键部门和核心机构,更应当综合利用定期轮岗或不定期调岗等举措。这种适当轮岗既能够减少干部因职业倦怠而躺平的现象,又能够督促干部锤炼本领成长为复合型领导人才。另一方面,探索推广领导干部岗位的纵向交流,彻底破除“金饭碗”“保险柜”思维,让那些毫无建树的躺平干部“无为就无位”,让那些愿干事、能干事、干真事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这种纵向流动既能够增加干部因能力欠佳带来的危机感,又能够整体激发公务员队伍报国为民的创业潜能。
织密制度“笼”:“跑起来”不敢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作风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而且要从制度上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
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增强组织公平感。一是要用好“度量衡”,持续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必须痛下决心改变“老好人”组织形象,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考核评价标准成为“风向标”,真正实现有为才有位。二是要用好“定心丸”,逐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锐意改革的领导干部吃下“定心丸”,让干部明了试水区和红线区,切实为踔厉奋发之人撑腰鼓劲。三是要用好“防护网”,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通过规范的澄清流程,使用有效的澄清方式,帮助被诬告的领导干部及时肃清负面影响,还其公道轻松上阵。
完善反向惩戒机制,强化刚性约束力。一是要用好“紧箍咒”,强化精准问责机制。问责乱棍打拳极易误伤和连坐无错干部,要把“戒尺”打在具体负责人身上,在组织传导的压力下精准整改问题。通过诫勉谈话、函询调查等方式实时“咬耳扯袖”,以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要多杀几趟“回马枪”,谨防“雨过地皮湿”,督促领导干部狠下功夫解难纾困。二是要用好“曝光台”,建立反向激励机制。例如,某些地方政府专门设置“蜗牛奖”“黑名单”等,把人民群众评议较差的干部向新闻媒体和互联网曝光,让那些干部红脸出汗、如坐针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其知耻而后勇,抛弃躺平心态“跑起来”干实事。
堵塞职级职务制度漏洞,实现全链条实体正义。在干部“选培育管”全链条中,职务晋升是领导干部最为关注的核心诉求。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该规定让兢兢业业不争不抢的“老实人”有奔头。但是,“并行制”最突出的不足在于职务与职级权责严重不对等。很多领导干部宁肯选择清闲的职级待遇,也不愿担任繁重的领导职务。再加上在职级晋升方面,某些地区干部选拔任用的实体正义上有失公允,论资排辈现象屡屡发生。要打好实体正义的组合拳,在职务晋升等关键领域全链条发力,及时出台针对“躺平式干部”精准识别的相关标准,方便指导各地全面深入整改。
优化基层组织生态,切实减负赋能。基层治理转型之痛,警惕基层折腾式治理,切忌用官僚主义反形式主义,通过治理现代化给基层减负,重塑治理生态,建好干部队伍。必须以放管服结合优化服务为契机,把优化基层组织生态作为重点,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做好减负、赋权工作。国家有必要进一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物质待遇和精神奖励齐上阵,畅通基层干部晋升通道,避免基层干部流汗又流泪,让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层干部出名又吃香,进而带动“躺平式干部”加速度跑起来,促使新风正气成为新时代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强引擎!
【作者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开展“树立大历史观”教育及其宝贵经验研究(23YJA710045)、河南省教育系统廉政专题研究项目:“躺平式”干部表现及精准治理对策研究(2023LZYB-2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