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明 通讯员 周红飞 黄璞
扎根农村沃土,哺育芬芳桃李。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清明节前夕,郑祥义教授墓园里,翠柏葱郁、大地肃穆,几棵苹果树刚抽出新芽,仿佛在诉说着老人一生知农爱农的情怀。
躬身立下扶贫志
郑祥义是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一名教授,1991年下半年,学校承担了省科委“民权星火科技开发”项目的任务,需要选派十几位专家到民权县搞科技开发。郑祥义很快向学校提出请求并得到了批准,他还被任命为科技开发组的组长,到商丘市民权县人和乡承担科技开发项目。
“老郑,下面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你又有病在身,这一下去就是几年,你吃得消吗?再说,你家这情况,你走得开吗?”。同事的劝解并不是没有道理,爱人常年有病,一个孩子没工作,另一个还在上学,如果他一走,这家还有谁撑啊!下去后,科研教学都得中断,没有一篇篇的论文,恐怕职称晋升也要受到影响……为了农民,老郑打定主意义无反顾——“去”!
当时位居黄河故道的民权县,世世代代饱受盐碱沙害的侵蚀。多少年来,民权人都在祈盼着脱贫致富奔小康。
刚到民权,郑祥义就马不停蹄地走遍了人和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子。他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在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一个多月调研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人和乡虽有“苹果之乡”的美称,但实际全乡6.3万亩耕地,仅苹果面积就占60%,但由于品种单一,管理粗放,病害、虫害肆虐造成产量、质量极低。
怎样才能让果农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郑祥义辗转反侧整宿整宿睡不好觉。走,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去!郑祥义又开始穿行于各个果园之间。每天他还在早集上设了个咨询台,随时解答农民的问题。
日复一日,他把种植技术培训班开在田间地头,哪里有果园他就到那里去,哪里有果农咨询问题他就停下脚步详细解答,每天他还在早集上设了个咨询台,随时解答农民的问题。早出晚归,一天下来53岁的他腰酸腿疼,躺在床上如散了架一样,但心里却憋着一股劲,一定把管理技术教会果农,提高产量,增收致富。
郑祥义的心血没有白费,1992年秋,整个人和的苹果挂果率大大提高,烂果率明显下降。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郑老师学习技术。
“传经送宝”产业兴
“郑教授每次在篮球场上课,听课人员都不下于两千人,墙上趴的都是。为了更好推广技术,郑教授每天回来后不顾疲惫,还通过俺们当地的电视台讲技术,每次都是1到2个小时,每天学技术的农民要求延时,想多长点本领。”人和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程德全告诉记者,不仅是苹果种植技术,天天有十里八乡的农民群众找到他,咨询各种作物的种植技术,郑老师都能一一解答,是名副其实的“全能教授”。
“以前村里的苹果树3到7天就要打次药,费时费力,自从郑教授来了,村里的果树实现了1年只打8次药……”回忆起与郑教授共事的点点滴滴,原内西村村支书辛建设眼圈通红、几度哽咽:自从村民跟郑教授学习技术后,2000多亩的果园全年只打8遍药,为果农省了不少钱。“记得有一次下午2至3点,突然下大雨,村民回家拿来雨衣,郑教授却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更大的人,冒雨赶了回去”。
为了不给乡亲们增加负担,郑祥义从来不在他们家吃饭,经常错过饭点,他也坚持回乡里简单自行解决。原人和镇园艺站长冯在廷说,“郑老师从来不愿在老百姓家吃饭,有一次好不容易留住了,做了几个凉菜,还被郑老师‘批评’了。”原垛楼村村支书樊德龙在忆起和郑祥义教授的点点滴滴时,更是一时哽咽,泣不成声。
人和镇50岁以上的老人谈及郑祥义无不竖大拇指:“这大城市的教授比俺乡下人还能吃苦”。当年在人和,乡领导为了照顾他,吩咐伙房“郑老师想吃啥,就做啥”,可郑祥义却总是坚持“伙上有啥就吃啥”,从不搞特殊。平时办培训班或到村里回来晚了,他总是在火上烤个馒头、红薯,喝点白开水就算一餐饭。直到郑祥义去世后,他住室的煤炉边上还有三个小小的烤红薯,那就是他熬夜时的夜宵。
心念果园践初心
正是由于平时的吃饭生活不规律,郑祥义的身体越来越差劲、人也日渐消瘦,不少人都劝他早些检查身体,可他总是说忙,往后一天天拖着。
1997年1月,郑祥义到省人民医院做了切片检查,然而,诊断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晚期贲门癌”,由于病情严重,做完手术不久郑祥义就去世了,无法继续从事他投入全部心血的科技支农事业。
闻听噩耗,垛楼村支书樊得龙不相信,因为郑老师跟他说好年后还要回去在他们村发展300亩石榴的;内西村支书辛建设不相信,他们村还有200亩果园高枝换头示范地等着郑老师改良苹果品种呢;乡党委书记李瑞华不敢相信,过罢年就要请郑老师去参加县里组织的精神文明巡回报告团的,还要去菏泽考察苹果市场的……人和的乡亲们、全县的人不相信,他们民权的“好老头”怎么会离开他们呢!
遵循郑祥义的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留在人和,乡亲们为郑老师立碑,在他下葬当天,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自发前来送他最后一程,只为看郑老师最后一眼。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抱着小孩的母亲。成百上千的村民无不双眼通红、掩面哭泣,他们怎么都想不通这么好的“大教授”怎么说走就走!
群众永远不会忘记,在人和乡的六年中,他扎根基层,忘我工作,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活财神”和“科技战线上的焦裕禄”。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郑祥义仍心系人和乡的林果业的发展,即使在等待手术的八天里,郑祥义忍着疼痛完成了8000余字的《1997年人和乡苹果改良的八年规划》手稿及代人和乡起草的6000余字的上报民权县委、县政府的《关于加速人和乡苹果品种改造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报告》,并亲自交给了前来看望他的乡党委书记李瑞华。
“初心”,是一代代农大人科研的根基源泉;“使命”,是千千万万农大人支农富农的动力。
122年来,河南农大以教育和科技写下了改造传统落后农业的不朽篇章,质朴无华的农大人用脚步丈量着山山水水,将希望播撒在中原大地,在服务“三农”的光荣事业中,不惜以生命的代价落叶滋泥。
一代代优秀的农大人耕耘在这片沃土上——郑祥义教授6年如一日为发展民权苹果产业殚精竭虑,最后积劳成疾,献出宝贵生命;魏克循教授退休后,20多年坚持奔走在乡野间,服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河南蔬菜之父”张绍文,年届八旬依然奋战在50度高温的蔬菜大棚;“八百里伏牛山上的‘点金师’”高致明,用毕生心血带领成千上万中药材种植户走上致富路;“河南小麦高产领军人”郭天财,一把尺子一把铲,一年能和小麦作伴200多天……还有更多的农大专家常年奋战在三农一线,把自己当农民、视农民为亲人,战洪涝、斗干旱、防病虫、夺丰收,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助农天团”!
授以农技,用以农事,河南农业大学的文化词典里,家国情怀触目皆是:办学理念是“厚生丰民”,办学精神是“弘农爱国”,人人传唱的校歌是“科教兴农为己任,振兴中华担在肩!”这种大胸怀、大担当已经成为河南农业大学的文化基因,融入血脉,深入骨髓,一代又一代农大人以农立心,在中原大地筑起了厚生丰民的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