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科学家故事 | 张立新:探索卅年追光旅途中的多重宇宙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3-12-16 10:23:28

  晨光熹微,那是旭日将生之际泛着冷晕的清光;烈日炙灼,那是七月夏日午时正烈的阳光;夕阳西下,那是夜幕降临和着晚风的暮光......这世界上的光有成千上万种,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一样的光,而在张立新的眼中,光又是怎样的呢?

  张立新,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二层次特聘教授。30年来,他一直从事着光合作用研究工作,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在他的眼中,光就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是他科研道路上一直追求的希望之光,是倾注了满腔热情与热爱的过去与未来之光。

23.jpg

  初见那抹光

  这是一个并不宽敞的暗室,操作台在幽暗环境里发散出微微的冷光,光学显微镜与光照培养箱整齐地摆放在一侧,电热干燥箱正在角落里默默地运行。一位20来岁的大学生,正在这安静的暗室里忙碌着,只见他把刚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十几斤菠菜堆放在一旁,挑选出嫩而厚的叶子以作备用,在那个实验器材相对简陋的1991年,在暗室里忙活一整天只为了提取出有活性的光合膜复合物。而这个深深着迷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大学生就是张立新,也就是在这个小暗室,他邂逅了一生追随的那抹光。

  “有意思”“非常重要”“初体验”这三个充满新奇与乐趣的关键词,正是当时张立新初次进入实验室的真实感受,正是出于对“这抹光”的深深痴迷,他考入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硕博研究生,后又赴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系开展光合作用方向的博士后研究。时光辗转,流年易换,这一走就是近十年......

  终于,2000年,在那个分子生物学刚刚兴起的时代,张立新回来了!带着他夯实的专业知识与国际化的视野学成归国,他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深入中由生物化学渐渐转向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希望为国家科学发展‘做点事儿’”。

  初见那抹光,追寻那抹光。回国的第一站,他并没有选择待在实验室里的“舒适圈”环境,而是将目光望向西北。他来到了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这里干旱缺水,不仅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劣,就连人类生活也面临着极大挑战,解决植物耐旱问题、提高逆境环境下的适应性成了张立新所要攻克的主要目标。漠北的风沙不会冷却一颗灼热的心,相反,它只会把这颗心打磨得愈发执着有力。而这段时间的研究经历,也为他之后将光合作用与植物逆境相结合,培育作物抗逆新品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1+1=2?1+1>2!

  在张立新这里,1+1就是“责任”+“兴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小我”+“大国”,两两相加就超越了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意义。

  “做研究不能只顾自己的兴趣,还需对接国家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张立新说道。坚持把责任放在兴趣之上,或许正是他为何要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的原因与动力。随着对光合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张立新逐渐从“小我”的研究视角跳脱出来,他放眼当下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意识到只有将自己的研究探索嵌合到国家的发展需要中,才能真正将他所研究的“这抹光”放大,放远,直到为中国科技发展道路添一道独特的“光”。

  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粮食、能源和环境等,铺就了他新的追光之路。2003年,张立新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他不满足于在一般模式植物上做研究,把目标转向水稻,开始研究水稻高光效分子机理。数不清那是多少个酷热的午后与飘着果实清香的秋日,张立新挽着裤腿与袖子,趟走在稻田里,穿梭在稻穗中,播撒一粒粒新育种子,收获一颗颗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试验,研究团队终于培育出多个高光效新品种,其光能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具有高产、米质优、抗逆性强等优良农艺性状,已大面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此后的金秋沃野,飘着独特的稻香,凝结着张立新团队的汗水与贡献,将“小我”之科研融入“大国”之刚需,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魄力,是立足脚底大地,追求仰望星空的坚持与坚毅,其意义不言而喻。

2.png

  科学家?领导者?教育家?

  时间回到2019年1月,张立新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二层次特聘教授,随后他又多了一个身份——担任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与此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

  科学家?领导者?教育家?没错,这就是张立新在追光旅途中解锁的多重角色。

  2017年,河南大学以生物学作为唯一优势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正当“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刚解锁“领导人”新角色的张立新一直在思考接下来要做什么、怎么做。作为河南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学科和学院的建设发展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从人才培养到师资队伍建设,从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到社会服务与学科影响力等,张立新立足新时代“双一流”建设,谋划了一流学科建设目前亟须提升的工作,激情满满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征程。

  而在学生眼里,张立新既是一位纯粹的科学家,又是一位善于鼓励的团队领导者,还是一位贴心的好老师,他最常说的是“沉下心,踏实干”。特聘教授陈立超对与张立新教授的初次会面记忆犹新“张老师非常亲切,鼓励我要关注光合作用研究的前沿问题,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在科学研究中实现自我价值。”“他很严谨,做科研追求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很亲和,我生病了,学长崴着脚了,张老师都会来看我们;他很严厉,周末不出差一定会出现在办公室,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自觉来了。”张立新另一位学生宁昕说道。

  其实,你不知道的张立新还多着呢!科研与教学之外,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人。他为学生购置了各式各样的运动器械,叮嘱他们劳逸结合,令自家学生喜爱,让别家学生羡慕!

  在这条追光的道路上,张立新已经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但是生命里的那抹光一旦被点亮,这条路就铺满了生命的漫野,尽管一路荆棘丛生,却也有花溪环绕,绿茵在望。或许,缘分在上个世纪末那个小小的暗室里就已经注定,等待着这位追光者一路探寻,解锁多重宇宙,直到那道路的尽头,风光无限。(通讯员 蔡昊家 赵晓芳)

责任编辑:史晓琪
广告 x
相关推荐
评论({{totalRow}})
  • {{item.name}}
    {{item.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