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出版的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宗宽 通讯员 吴会菊 周豪科
汝阳,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北汝河上游,地形呈“七山二陵一分川”分布,享有“中国恐龙之乡”和“中国杜康文化之乡”的美誉。
汝阳县县城全景
近年来,汝阳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13361”工作思路,即围绕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扭住开发区建设、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发展绿色建材、绿色矿业、新能源、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白酒酿造六大产业,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良好态势。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全县干部群众牢牢树立大局思维,以‘跳出汝阳看汝阳’的视野格局,不断锻造务实作风和增强创新意识,强化‘用市场手段推动发展’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树牢民本观点,找准‘小切口’、把握‘着力点’、攻坚‘关键环’,全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1月16日,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说。
坚持聚焦风口、放大优势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近年来,汝阳县立足洛阳南部生态发展区定位,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把创新落到产业上、把产业落到风口上,为现代化汝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做强绿色建材产业,承办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河南站)活动
着力发展“风口产业”。围绕市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汝阳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构建具有汝阳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围绕新材料产业,中建材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一期土建完成70%;汝盛钨钼新材料项目拉丝生产线建成投产。围绕新能源产业,中能建汝阳风电场项目竣工并网;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和三大专题报告评审。围绕新文旅产业,红花岭星空露营地一期完工,携程民宿、红花岭星空露营地二期开工建设,杜康“玄武庄温泉”“虎山营地”酒旅融合项目成功签约,陶营上坡“遇见初心·龙潭云溪谷”等民宿投入运营,建成洛阳市首家汉服产业园——汝阳县云之裳华服产业园,今年前10个月旅游接待人数同比增长145.8%、接待收入同比增长207.8%。围绕数字经济,京东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提升新兴产业占比。
加快转型升级。聚焦绿色建材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6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成功举办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河南站)活动。洛玻龙昊投资4.6亿元,实施600吨/天生产线绿色智能冷修技改项目;泰石岩棉投资4亿元,新增电窑炉替代燃煤窑炉、数字化控制中心项目;鸿路钢构二期投资6000万元,推进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替代项目,促进制造变“智造”。
深化开发区改革。汝阳县扎实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快实施“腾笼换鸟”,推动光伏等有前景、有效益的产业尽快做大做强。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签订移交社会管理职能协议,理顺事权财权关系;按照新型产业社区理念,加强开发区与周边乡镇沟通对接,编制产城融合发展规划,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水平提升。
坚持农民主体、富民导向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围绕市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和“4+2”重点工作,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治理全面提升。
“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两个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培育壮大乡村产业。确定“南菇菌、中薯烟、北种养”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发布“汝阳水果红薯”“汝阳花菇”区域公用品牌,被评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进县;以中部丘陵地区6个乡(镇)为核心产区的红薯产业,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32万吨,产值8亿元,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北部地区3个乡(镇)为核心的养殖产业,引进优然牧业现代化牧场,带动两个社会化牧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统筹推进乡村建设。汝阳县建立健全乡村运营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对接市场,丰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多种运营模式,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运营可持续发展。实施“百里画廊”旅游风景道项目,路面“白变黑”“黑变彩”,建设旅游驿站17处、观景平台26处、重要景观节点95处,“百里画廊”成为贯通全域、促进发展的生态画廊、文化画廊、旅游画廊、产业画廊。覆盖203个行政村的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已完工159个。引入“1+N”乡村合伙人制度,三屯镇东保村、十八盘乡登山村已招募乡村合伙人12人,122名群众参与入股,共运营项目15个,实现收益64万元。首批8个村推广“农民为主体、乡村自运营”的数字化乡村运营模式,让运营项目收益情况、分账情况“当时看得到、后期能检索”,解决群众和村集体、经营主体之间收入透明、相互信任问题。
汝阳第三届“独稻三屯”稻田音乐节
百里画廊采风活动
持续加强乡村治理。坚持“问需于民、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数字赋能”,听取3万余名群众对乡里中心建设的意见建议,在实现12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差异化需求,一村一策,提供精准服务。建成群众性“三自”组织2135个,在乡里中心广泛开展矛盾调解、文化体育、专业技能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群众入组、党员联系、活动开展“三个全覆盖”。
坚持完善功能、精细管理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汝阳县围绕洛阳市城市提质“351”工作举措和“两建设三改造”要求,把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作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
规划城市空间。立足“三山围合、两水穿城”特质,统筹好城与山的关系、城与水的关系、山与水的关系,努力打造山水相融的肌理格局。
提升城市品质能级。汝阳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城市提质,外修颜值、内塑气质,让汝阳更富活力、更具魅力、更显张力。以居民所急所需所盼为导向,改善好发展短板。围绕打通断头路、改造堵点路、修复破损路等民生热点,完成瑞云大道、滨河南路、文化路、人民路等“六纵五横”18条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构建“城区顺畅、城郊环路、城乡连接”路网布局;坚持“先规划、后改造”,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1个,建设停车充电设施220个。
为更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汝阳县将邻里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的重要载体,按照“侧重一老一少、兼顾全年龄段”的基本原则,培优服务,创新方式,建设集政务服务、文化体育、卫生健康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综合体,让更多群众走进邻里中心,感受零距离的贴心服务。今年已建成桃园社区、杜康社区、杜鹃社区等9个社区邻里中心,成为汝阳县文明城市创建的一张亮丽名片。
丰富群众生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8小时外“生活圈”,打造一批休闲娱乐“集聚地”,桃园社区体育公园、盛馨极限运动公园建成开放,杜康文化公园完成改造提升,瑞云阁、瑞云书院基本完工,文峰塔、云梦阁加快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开工建设,新增城市游园、城市绿地38处,开放城市书房10座,居民10分钟“运动圈”“休闲圈”“读书圈”得到全面实现。
强化观念意识,解决问题 民生福祉得到保障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汝阳县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切实加强民生福祉保障。
成立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探索改善农村人口健康管理模式和基层医院医疗
加强健康保障。依托汝阳农村健康研究所,在全县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教育学校220所、科普队伍241支,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常见疾病干预,从聚焦“治已病”到关注“治未病”转变,全县慢性病管理率实现100%,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率明显下降,全民健康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教育保障。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及“名誉校长”制度,聘任“名誉校长”111名,深入学校351次,为学校捐款捐物264.2万元、解决问题176个。稳步推进撤点并校工作,完成教学点撤并74个,分流教师269人、学生1732人,加强寄宿制学校就餐、洗浴等基本功能建设,有效解决学生就学需求和寄宿问题。
加强就业保障。持续推进“技能洛阳”建设,充分分析用人市场新风口,依托县内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外部用人企业对接力度,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打造健康管理、家政服务、电梯维保、汽车维修人力资源品牌,进一步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新增技能人才2.2万人、高技能人才4100人。
加强养老服务保障。立足养老需求,结合乡镇实际,通过盘活老村部和村集体闲置房产、撤点并校后闲置小学,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用房,整合多部门项目资金,建设“住餐医乐”型养老设施66处、“餐医乐”型101处、“医乐”型68处。
汝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姬素娟表示,下一步全县将认真落实省委、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汝阳调研要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态度,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产业高质、高端、高效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汝阳,奋力谱写现代化汝阳建设新篇章。
(图片均由汝阳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