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师生讲述具有文化厚度、情感温度、思想深度的中国故事,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思想、植入专业、汇入实践,逐步形成党建引领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的育人模式。
在思想引领中强化讲好故事的方向
学院党委把“讴歌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和“彰显主流价值”确定为“讲故事”的出发点,把思想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全方位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
展现时代风貌,唱响时代强音。学院党委注重构建“大思政”格局,在2021年5月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新闻与传播学院编创的短剧《关于青春的剧本》和朗诵的诗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双双获得一等奖。两部作品传递出了铿锵的河大之声,也展示了河南省艺术教育和美育的高水平成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绽放”演出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特色活动,在刚刚公布的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奖评选中,被评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讴歌时代精神,歌颂身边典型。2019年,学院党委以河南省信阳市的“全国优秀教师”李芳为原型,创作大型音画剧诗《星空》,先后在河南省人民礼堂、北京师范大学和教育部礼堂演出。在教育部演出后,教育部领导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作品,通过老师演老师、学生演学生这样一种形式,塑造出李芳这一英雄形象,很接地气。这对我们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尤其是贯彻落实好刚刚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具有重要意义。”类似《星空》的剧本和创作在学院还有很多,持续吸引着社会各界共同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厚植爱国情怀。学院党委坚持用好红色资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厚植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023年5月,在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因为有爱”师德师风主题思政课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中,学院选送的情景朗诵节目《天火》,以革命先驱李大钊为主线,用动人的声音诠释了爱党爱国之情,再现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历程,让广大青年学子感知觉醒年代中的青春誓言、使命担当,探寻革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省教育厅发感谢信,点名表扬了《天火》的精彩演出。
在学生活动中明确讲好故事的内容
学院党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铁塔记者文化节”“悦读文化节”“绽放”“时光”微电影展等一系列紧跟时代潮流、个性鲜明的品牌学生活动,明确讲故事的内容。
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在第十届“时光”微电影展中,学院党委携《致敬百年中原红色圣地系列纪录片》项目走进大别山、红旗渠、兰考等地,完成《回延安》《忆兰考》等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作品,这些作品生动诠释了学院师生的爱党爱国之情。“时光”微电影展从2011年开始举办,每年都立足时代背景设置主题。2019年的“时光”微电影展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在“百年党史青年说”——百校青年大学生讲党史大赛中,学生作品《等待——致敬戍边英雄陈红军烈士》和《媒介中的党史》,以青年视角介绍党史党情,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创始于2012年的“铁塔记者文化节”,立足时代背景,以“记录中国变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逐渐发展成特色品牌活动。2019年,第八届“铁塔记者节”新闻采写大赛活动报纸《心闻报》,开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专题版面,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祝福和热爱之情。第九届“铁塔记者节”以“记者,记着”为主题,强调记者的初心使命,来自全国80多所院校的869份作品,用一个个传媒人的笔触记录了抗疫英雄、脱贫攻坚模范等时代先锋,体现出新时代新闻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师生制作完成的2020年河南省高校“开学第一课”,以“继承传统,爱国爱校,做好防控,保质提效”为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学院党委举办了《百年强音——河南省“黄河儿女,出彩中原”全媒体作品大赛颁奖典礼暨献礼建党百年“绽放”汇报演出》,原创了绕口令《九省说黄河》和经典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等节目,用实际行动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第二届中原广告艺术大赛暨第九届河南大学生广告节以弘扬和传承中原文化为主题,采取公益广告命题的方式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学院党委还聚焦开封宋文化、新郑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倡导师生用镜头追寻传统文化踪迹,用声音阐述中原文化,服务中原文化高地建设和河南文化强省战略目标。
在社会实践中丰富讲好故事的方式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实践性强的学科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用传媒人的视角去观察社会、记录社会、服务社会,学会“如何讲好故事”。
在志愿服务中讲好故事。学院党委按照“高校结合政府、深入走进基层、发挥专业优势、语言扶贫助困”的思路,于2019年发起全国大学生推普脱贫攻坚专项社会实践项目——“声呐”行动,关注语言致贫代际传递等问题,用语言扶贫助困,持续稳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该活动发挥新闻传播学专业优势,以语言文字传播为主要手段,开展了“千里同心,豫见利川”共建课堂活动、“书香润校园”、“童心花开”等品牌活动及多个常规化志愿活动。项目团队通过组织开展以“推广普通话”和“乡村振兴”为核心主题的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课堂等活动,形成深度调研报告,为推普增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可行性思路。
在社会实践中讲好故事。学院党委自2016年起举办“发现故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新传学子看家乡”实践作品大赛,作品广泛关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传统文化等最新形势。在调研过程中,师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同时,广大师生通过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观察和思考,以作品传递正能量,使中华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的传承中大放异彩。
在网络媒体中讲好故事。2019年,由河南省委网信办和河南大学共同建设的河南省网络素养教育基地,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党委开展河南省网民素养调查研究、举办相关赛事、组织话题互动、进行网络素养教育课堂建设、实施培训研讨活动等,提升智能互联时代网民的网络素养。基地先后征集了一批表现黄河文化、中原崛起、乡村振兴、电商助农、抗击疫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短视频、音频、H5等形式的网络正能量作品,在知乎、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发起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话题矩阵,推进网民对黄河文化等优秀文化的关注,通过网络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新征程。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将持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原文化基因,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向世界讲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勤劳友善、家国天下的情怀,讲述中国人民矢志不渝、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