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王永乐 通讯员 刘吉磊
9月9日,首届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发布仪式在郑州举行,全省的12位优秀教师获得“河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其中河南师范大学教师渠桂荣、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刘新选两人均是河南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老师,他们用师者大爱生动诠释了人民教师心系人民的先进本色,再次让“河南师大牌”教师群体享誉省内外,也再一次以群体之名擦亮了照耀心灵的师德之光。
同时,在刚刚结束的“出彩河南人”2023河南最美教师评选中,河南师范大学教师谢明胜入选特别关注教师名单。
沧海桑田,百年沉淀;卫水微波,春色满园。河南师范大学永葆“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和使命,绘就了莘莘学子的人生底色。2022年8月,“新乡师德先进群体”的事迹被社会各界广泛传颂,在全省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首批认定的“新乡师德先进群体”的12位优秀代表中,一半都与河南师范大学渊源深厚;同时每年评选的河南省最美教师中都有师大学子的身影,也见证了百年师大勤耕厚积为国育贤、矢志不渝培养时代新人的初心。
平凡中成就不凡
2022年,10名优秀教师荣获“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称号,其中获嘉县第一中学教师王清香、安阳师范学院教师刘永革、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孙莎莎均是河南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子。
平凡之中见伟大。源于河南师大,从地方一隅走向全国舞台的师德榜样还有很多,他们是平凡的,他们的故事却令人动容。无数河南师大培养出来教师坚守理想,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初心,做着自己眼中的平凡小事,正因为平常而真实,才像阳光般无声无息地温暖四方。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新乡县大召营中学教师张峰,1996年从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毕业时就有一个理想:做一名能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人才的好老师。2004年至今,张峰利用节假日义务辅导包括其他年级、班级甚至其他学校学生在内的500多名学生,致力改造“双困生”。课下,她把自己的家当成“免费”补习班,把其他老师和家长管不了的学生领回家住,先后有60多名学生吃住在她家里。她让一个个叛逆的孩子重拾生活信心,让一个个厌学少年重燃学习兴趣,有了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0年,河南师大2009届毕业生、特岗教师张杰和王秀秀夫妇入选全国“最美教师”,毕业时,他们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山西省临县,成为林家坪镇初中的特岗教师。不光为学生执一时的教鞭,还要做他们一生的引路人。14年来,他们秉持着“教好一名学生,就能幸福一个家庭、带活一个村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朴实想法,点亮了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同时2020年评出的全国唯一“最美教师团队”——“凉山支教帮扶团队”中有河南师大培训学员44名;2007届毕业生彭群浩,投身基层教育16年,在奖励学生方面的花销已有近10万元,入选2020“出彩河南人”最美教师;数以万计扎根基层、扎根民族边疆地区的师大毕业生用行动践行师大精神,将家国大计、良师重任担在肩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无悔青春。
2019年河南最美教师、开封高中教师白冰,199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他,每天仍乐观开朗、淡定从容,拄着拐杖去上课,靠顽强的毅力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0多年。他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讲台是他人生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弯腰书写着笔直的人生轨迹。
将个人融入国家需求
“河南师大牌”教师群体为何闪亮发光?是因为他们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将生命融入国家社会所需和教育事业发展。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陈广文教授带领的动物生物学教师团队成功入选!
在陈广文看来,“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982年,陈广文考入河南师大,后留校任教。为改变我国涡虫研究的落后和被动局面,陈广文放弃了已取得初步成果的害虫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课题,专注于我国的涡虫研究事业。淡水涡虫大多生活在海拔较高、人迹罕至的泉水、溪流源头,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物资匮乏。陈广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迎难而上,三十年如一日跋山涉水、不畏艰难。团队主持和完成淡水涡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面上项目9项,发现和命名了一批淡水涡虫新物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淡水涡虫资源库。
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学校教师李建军教授扎根农村14年,选育出金银花新品种4个、皂荚新品种2个、地黄新品种6个、山药新品种1个,积极推广金银花、皂荚、地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及深加工技术,扎实推进金银花等技术产业化,累计种植面积超50万亩,种植户累计增收超过10亿元,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2018年河南最美教师、河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彩琴,从教3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国27个省份和河南的80多个县市区。她在全省创建8所中小学教师发展学校,并为数十万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英语教师。“我有一个要为家乡做事、为河南培养好老师的‘基础教育梦’。国家曾给予我无限可能,我有责任回馈给社会更多。”王彩琴说。
2017年全国最美教师、河南最美教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窦志刚是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993级毕业生,他二十年如一日,在绿茵场上引领锻造着孩子们,为中国足球夯实基础,在全国树立阳光体育的河南形象,向世界展示校园足球的中国力量,他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同样谱写佳话的,还有2016年河南最美教师、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余国庆,11年前,他着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满腔热情,远赴2000公里外的新疆哈密开展援疆工作。生活的枯燥与视野的单调,再加上远离亲朋挚友,对任何一个援疆干部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援疆期间,他尽己所能地为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师生的民族团结工作等做出努力,帮助援助学校再上新台阶。被问及为什么会坚持这么久时,他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只是尽己所能地走到了能奉献祖国的最远的地方。”
“新乡师德先进群体”的代表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教师王三朝,读大学时本来有机会保送到师大读书,由于家庭原因,他选择了就业,但他一直因自己没能来师大学习而感到遗憾。为了弥补遗憾,2008年,已经工作的他还是通过成人高考来到了师大学习。在师大学习的三年,河南师大的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精深的专业功底,深深地折服了他。毕业后,他不断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出的成绩。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王三朝主动请缨,与安阳语文教师乔朝霞、开封英语教师王南组成帮扶小组,义务辅导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汉初三女生欣欣。他们设计了专门课程,制作了100多个专属课件和每日复习计划、笔记等,帮助欣欣备战中考,成为她远在河南的知心老师,创造了一段“我在黄河守望长江”的佳话。
成就明德育人传奇
巍巍太行塑脊梁,滔滔黄河涤沧桑。在北京、广东、江苏等地,很多骨干教师都是上世纪90年代专门从河南师大招聘过去的。多年来,他们潜心教研,示范引领,秉持立德树人,把有温度的教育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出彩河南人”2021最美教师、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刘安娜,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有趣的灵魂全部都给学生。课堂之上,她是学生的良师;课堂之下,她是学生的益友——她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用真诚让学生表达自己隐藏的感受。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用心贴心的交流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学习路上的所有“疑难杂症”,成为学生们追随的偶像。她对学生的爱,让学生看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无限可能。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河南师大人始终将校训精神写在心头,将无悔奉献写进心间。正是广大师生的传承,让“学在师大”的美誉不胫而走,形成了“崇文明道、尚诚守德、抱朴求真”的精神内涵,历经百年风雨而生生不息,彰显了一所百年名校的独特气质与卓越风采。
随时光流走的,是岁月的痕迹;始终不变的,是师大初心。作为全省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始终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学校正在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空间架构,以“书院化”“智慧化”为目标构造创新港建设。
书院制改革中,学校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知识学习与研究实践相结合,打造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相互支撑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
同时,坚持以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开展以“学生可选择权”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已起草完成了《协同推进一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方案》及其主要配套文件,重点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等6个专业;625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志向和兴趣完成了转专业。
2023届本科毕业生一本升学率超35%,再创历史新高,11个专业升学率超过50%,涌现出“学霸宿舍”17个;获批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位居河南高校第一;俊甫书院完成了首批求是班60名学生招生选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