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有力支撑。当前,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呈现突出的区域结构性差异。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教授赵国祥建议国家加大支持中部地区“双一流”学科建设力度。
“‘双一流’建设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大学的发展由以往的政府行政主导向高校自由竞争模式转变。这为中部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但中部高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赵国祥说。
首先,中部高校在优势学科建设上竞争力不足。尽管东、中、西部地区在“每百万人拥有普通高校数量”上相差不大,但在优势学科上差别明显。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位于东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占比为62.6%,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占比分别为19.7%和17.7%。数据显示,在优势学科建设上,中部地区高校与东部地区高校的区域差距指数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中部高校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短板。2020年,在普通高校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所占的比重,东、中、西地区占比分别为35.3%、21.8%及22.7%;“正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所占的比重,东、中、西地区占比分别为15.7%、11.2%及11.8%;在“所在地区高校高被引学者数量”方面,2020年全国高校(不含科研院所)高被引学者为3318人,其中东部地区高校高被引学者为2417人,占比72.8%,中部地区高校和西部地区高校高被引学者分别为553人和348人,占比分别为16.7%和10.5%。数据表明,与东部地区高校相比,中部地区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要进一步大幅度提升。
此外,与东部地区高校相比,中部高校在经费投入、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上也缺乏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针对中部高校在学科建设上面临的诸多困境,赵国祥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加大对中部区域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地域布局以及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建设、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等方面向中部地区高水平大学倾斜;以立法形式,确保地方政府持续加大对中部地区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的经费投入;在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精品在线课程、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国际合作办学以及国家各类项目的申请与资助、重点奖项的评选上向中部高水平大学适当倾斜;探索省部共建高校管理新模式,加强教育部对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与指导。
拓宽办学经费渠道,提升办学经费使用效率。对中部地区高校,中央政府应集中财力与地方政府按比例共同履责。分类探索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常态化机制,可以考虑在前者中增设“高等教育转移支付”;在后者中针对地方大学特殊需要进行专项补助;中央政府应进一步明确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投资的主体责任,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建议制定刚性制约措施,保证各级政府落实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增长;建议建立高效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评价体系,监督和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科队伍结构。实施中部地方大学人才提升支持计划,引导“双一流”高校在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研究、访学进修、协同创新等方面,支持中部地方大学提升教师素质;实施中部地方大学教师海外研修工程,提升国际化水平;建立规范有序的高端人才流动制度,鼓励部属和东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到中部地方大学挂职、兼职或就职;学术领军人才项目评审中向中部地方大学倾斜;优化学科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影响力广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提升学科团队教学科研水平。
加强东、中、西部高校交流合作,形成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国家、地方要给予专项配套资金,确保“对口支援”的持续性;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工程优势,突破“对口支援”限制和扩大“对口支援”范围;加大对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做出突出贡献学校的政策倾斜及对做出突出贡献者的表彰;明确政府、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的责任界限,确保“对口支援”具体、明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