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今年以来,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呈现更大活力。
1-6月份,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共完成各类进场交易项目547宗,实现交易金额403亿元,历史性突破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36%;节约财政资金2.3亿元,同比提升21%。
全周期政策引领,交易活动再提质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牵引、用项目支撑,全市持续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投资建设力度。上半年,市工程建设类交易金额348亿元,同比增长404%;随着房地产行情复苏,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成交量持续保持增长,土地矿产类交易金额26亿元,同比增长646%;继续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缩一般性公用支出,政府采购交易额同比略微提升,政府采购类交易金额27亿元,同比增长37%。
以信阳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二、三期)暨豫东南高新区苏信产业园(一期)、人才公寓(二期)、潢河生态综合治理(二期)建设项目EPC总承包等交易额前10名的大项目成交290亿元,占比72%,充分彰显了大项目对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全流程贴心服务,项目建设再提速
围绕全市重大项目、民生项目、国防项目建设,制定强化重大项目交易服务保障实施方案和服务驻信部队建设项目工作方案,实行“一通道五机制”,从开辟进场交易绿色通道,到实行服务专班保障机制,从执行提前发布制度、前置容缺受理机制,到强化协调沟通联动机制;在全省第一家开展工程建设项目评定分离;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领域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为需求企业提供了选择多元、性价比高的中介服务;印发《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场交易项目见证服务工作规程》,制订全过程见证负面清单,加快推进数字见证系统建设,着力提高见证水平;开设文明服务热线电话,统一受理社会各界对招投标领域的业务咨询、意见建议、问题反映等;主动对接服务对象,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多措并举为建设美好生活看信阳提供强力支撑。
全领域精准创新,金融服务再扩围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心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创新举措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营商环境优化,积极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功能。在中心政府采购项目中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全面推行电子保函、信用承诺函替代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费率全国最低,实现中小微企业零成本参与招标投标,升级上线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和工程款支付担保电子保函。今年以来以电子保函形式提交保证金1300余次,占投标保证金金额的61%;信用承诺函代替投标保证金650余次,占投标保证金金额的31%,为市场主体释放资金3.09亿元;已累计为投标企业提供中标贷214笔,发放贷款2.5亿元,极大缓解了投标企业的资金压力;开具农民工工资保函39笔,担保金额2300万元;工程款支付担保保函16笔,担保金额1.3亿元,服务企业近900家,有效维护了各方合法权益,优化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持续激发了市场活力。
全过程科技赋能,交易服务再优化
中心坚持融合、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合作,促进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
加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强化苏信合作,推动两地要素资源互通共享,实现协同发展;实现信南(信阳、南阳)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依托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通过业务协同、信用共享,推动信阳与省内其他地市实现交易数据共用、交易业务协同、金融服务普惠、交易市场开放、竞争公平有序,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上半年已为为投标企业节约成本近500万元;上线运行掌上交易系统,通过移动终端提升投标企业参与交易活动便利度;实现远程异地常态化,与省内外100多家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130余场;构建CA(数字证书)跨省互认、多省区跨区域移动端数字证书互认体系,已与46个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签署数字证书互认合作协议,交易朋友圈不断扩大。
改革不停步,发展正当时。在今后的工作中,信阳市公共资源中心将紧紧围绕“1335”工作布局,坚持“项目为王”,持续为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业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助力信阳在融入和服务全省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