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晶晶
杜绝农民工欠薪、工程欠款;
约束专家行为,让招投标更诚信更透明;
主动打破招投标区域壁垒,建立更大的交易“朋友圈”;
拥抱数字化,挖掘数字价值;
……
2022年,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元,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用行动表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可以!
对农民工欠薪、工程欠款说“不!”
“为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我们上线了农民工工资保函,引入保险公司、人社局等第三方,保证农民工能拿到工资;为了确保工程款按时支付,我们上线了工程款支付担保功能,由招标人投保,确保中标人(也就是施工方)能拿到项目款。”
近日,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破解市场主体工程欠款与农民工工资拖欠“痛点”,他们主动引入现代化保险体系,以保险“小支点”撬动优化营商“大环境”,让招标人、投标人、农民工利益得到保障,具备安全感。
该中心的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以来,担保金额近10亿元,提供中标贷5亿余元,服务企业上万家,极大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推动招标项目顺利落实实施。
健全制度,招投标更透明
“在招投标过程中,评标专家决定了哪家企业中标,是招投标的关键环节,因此专家的行为必须规范,必须公平公正。”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为促使专家诚信评标,2022年10月16日,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制定出台《评标专家场内诚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行为约束和诚信评价,实现对评标专家的全链条、全覆盖的闭环管理。
《办法》并非一纸空文,根据《办法》,该中心雷霆行动,通过投诉和举报,迅速公示了18起违规专家的不良行为。
本地专家难免有本地关系,为杜绝关系、人情行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还采取异地评标。
去年10月19日,在信阳市、苏州市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评标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潢川县黄国路小学附属工程项目的评标工作顺利完成。
“信阳、苏州合作评标,能够共享专家资源,比如苏州方面的建设工程评审专家能给我们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能规避本地专家、本地资源带来的廉洁风险。”工作人解释说。
该工作人员表示,异地评标仅是举措之一,为了让招投标的关键环节全透明,中心制定了全套制度:
“招投标企业可以投诉和举报评标专家,专家一旦违规,将暂停评标资格,移交监管部门处理;采取异地评标;视频直播专家的抽取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在评标过程中,专家走专用通道进入评标场地,人脸识别进场;进场后,手机等随身物品统一存到柜子中,不准携带手机等,让招投标更公平公正。”
跨省互认,创建更大的交易“朋友圈”
“以前,证书跨省不互认,企业在河南办了CA数字证书,出了省,还要在当地重新办证,耗时耗力耗钱。现在实现证书互认,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打破区域门槛,对构建统一大市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今年1月初,信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招标投标领域数字证书跨省兼容互认。
也就是说,企业在任意试点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只需注册一次,就能在全部试点城市参与投标。试点城市共45家,包括武汉、佛山、西安、昆明、襄阳等,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不仅参与45家试点城市,形成统一大市场,信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与其他城市深度合作,学习先进经验。
2022年10月,信阳市、苏州市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了合作评标,同时将建成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市场体系,通过推进区块链+交易融合,开展CA跨省互认、资信共享、交易数据可信流通等应用,促进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公信。
科技赋能,挖掘数据价值
“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扫码,就能办理注册、登记、入库信息,方便快捷。”去年3月21日,信阳市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深度契合应用正式上线运行,这是国内首家符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契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用的解决方案。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数据非常多,前述工作人员透露,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他们积极做开发数据资源,挖掘数据的价值,研发经济发展和投资走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大数据支撑,推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比如通过我们的数据,能够看出目前信阳市内的招投标是侧重电子信息类,还是房建类,或是道路交通类,园林绿化类,摸清目前的经济热点;通过家具、砂石、茶叶的规模,能分析信阳本地优势在哪里;也能看到哪些企业在中标,哪些企业在陪标。数据一放大,就能得到关键的信息,这是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2022年,信阳市公共资源交易金额首次突破千亿元。下一步,信阳市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践行“两个更好”要求,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美好生活看信阳”绚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