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2022JC16)”阶段性研究成果。
首批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公布不仅体现了我省相应领域的“最强配置”,还印证了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完备的创新链是支撑产业链形成、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关键。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何借助创新在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对我省能否尽早迈入经济快速发展新阶段至关重要。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近年来,河南已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战略放在“十大战略”之首。提升我省技术创新能力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切实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发挥其在实体经济提振中的引领作用,为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一方面,应注重基础研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完善基础前沿领域研究,为共性技术突破提供支撑。相较于应用研究更加强调将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基础性研究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进步提供了驱动力量。基础研究是地基,为高新技术研发创新提供了“源动力”,只有扎实推进基础性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根基才能夯实。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持续创新能力。面对先进制造行业的激烈竞争,技术变革瞬息万变,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多生产制造出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企业持续创新力度,开拓市场需求,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真正发挥市场主体地位,不再是代加工的中间环节,才能有效避免我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出现“低端化”倾向。
积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
大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但其技术密集性高、风险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物质、人力等资源,而产学研合作形式则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产学研创新体系构建下,以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为龙头,推进战略性新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研发创新机制,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攻克技术难关,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搭建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创新需求日益前沿化、高端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能够判别、匹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需求。注重高效对接集群科技创新需求、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集群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协调与可持续互动。加强集群内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推进资源对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水平和产业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专业化、智慧化服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牢固的平台支撑。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要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并通过研发人员投入增加带动研发创新水平提高。以高技术人员构成的高端人才储备是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保障。人才队伍与核心技术协同发力有利于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所以需要从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面着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良好的环境。(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金融与会计学院 王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