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张大伟 王姣
市里大医院的专家来义诊啦!4月3日一大早,原阳县官厂镇新厂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人头攒动,名医走进黄河畔,流动诊疗“零距离”。一场“医心为民”的三诊联动(筛查-诊疗-康复)全链条健康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火热进行,吸引了附近黄河岸边村落的群众前来就诊。
专家主动登门为患者“精准巡诊”、敬老免疫功能评估义诊、走入小学校园为师生开展沉浸式急救技能培训……当天,由新乡医学院省派驻村工作队牵头,该校党委组织部、基础医学院与第三附属医院联动举行的医疗接力活动,以“驻”为纽带,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健康答卷”。
现场,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魏祎俯身为一位老人检查关节,心内科专家赵奕霖手持听诊器在嘈杂人声中专注辨听心跳,中医科诊疗台前飘散着艾草香气,神经内科团队正用便携设备为村民筛查脑卒中风险……这支由六大科室专家组成的“超强阵容”,将诊室“搬”到了村民家门口。

“我这腿疼了十几年,去省城挂专家号得折腾一天,今天专家就在咱村委会把脉开方!”70岁的村民郑大爷攥着中药方感慨。据不完全统计,当日共接诊村民1200余人次,发放家庭急救手册320余份,基础医学院师生同步完成100余份健康问卷及血液样本采集,为后续建立“黄河滩区慢性病防控图谱”打下基础。
义诊队伍中,一支特殊小分队直奔村民娄战标家。2024年底,娄战标在农业劳动时右臂卷入大型机械,经历20小时手术才保住性命,但肌肉严重损伤导致手臂活动受限。三附院外科专家团队现场为其评估肌力、制定康复计划,驻村工作队同步协调后续远程会诊。“受伤后觉得这辈子废了,没想到省里专家能专门来家里给我看病,俺真是不知道该咋感谢他们了!”娄战标眼眶泛红哽咽着说。

与此同时,一公里外的官厂镇第二完全小学内,一场“生命必修课”正在上演。“手臂伸直,按压深度5厘米!”基础医学院志愿者团队正在为全校师生模拟溺水场景,手把手教孩子们心肺复苏。五年级学生娄佳依在假人模型上成功完成施救步骤后兴奋喊道:“我学会救人了!”该校校长郑俊杰坦言,毗邻黄河的官厂镇每年溺水事故多发,“急救培训让师生从‘怕水’变成‘会救’,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生命礼物”。
这场不寻常的“三级联动”义诊,背后是新乡医学院省派驻村工作队深耕新厂村的“健康振兴密码”。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以医疗专业优势破题,逐步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定期组织省级专家巡诊,积极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行动,更以娄战标等个案为切口,探索“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康复跟踪”全链条健康帮扶模式。
“健康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驻村第一书记牛军伟指着墙上“驻村工作部署图”说,“我们正落实国家‘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以医疗专业优势破题,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定期组织省级专家巡诊,并探索‘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康复跟踪’全链条帮扶模式,将健康帮扶转化为乡村‘造血’能力。”数据显示,工作队驻村后,新厂村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从不足40%提升至82%,急救知识普及率超90%,昔日的“医疗洼地”正向“健康高地”蜕变。
当夕阳为黄河镀上金边,忙碌一天的医疗专家团队准备踏上归程。车内,专家们仍在讨论娄战标的康复方案;车外,村民们挥舞着家庭急救手册依依送别。这场跨越城乡的奔赴,恰是国家驻村帮扶政策的生动缩影——它不仅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泥土中的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