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赵含香 韩万魁 闫磊
清明祭英烈,丰碑励青春。4月3日,清明节前夕,获嘉县第一中学举行祭扫革命烈士陵园远足活动,用脚步丈量信仰、赓续红色血脉。

“最好的教育应是亲身经历。我们这次想去祭奠100多年前出生在获嘉县楼村的革命先烈——许冠英。”早上7点10分,获嘉一中高一年级的1400多名师生踏上了第六次清明远足征程,前往5公里外的获嘉县烈士陵园祭扫。自2020年首次活动以来,这条“信仰之路”已成为该校学生们的青春印记。
1937年10月,中共新辉获中心县委成立,时年24岁的许冠英就是三位核心成员之一。1942年3月2日,他随部队在山东巨野反“扫荡”作战中与日军遭遇,奋勇杀敌,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被安葬在获嘉县烈士陵园。2015年,许冠英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团体名录。
徒步路上磨砺信仰,历史回响叩击心门。“这次徒步带给我的不光是身体的考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磨炼,让我们不要忘记革命先烈,铭记他们走过的路,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学生职昀庭说。

1个多小时后,师生们到达获嘉县烈士陵园,300余座烈士墓静静地坐落在苍松翠柏之中。学生们先后组织开展缅怀祭奠活动,聆听许冠英等英雄先烈的故事,擦拭烈士墓碑,向革命先烈敬献白花。大家一致表示,这是一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行走的思政课”,既缅怀先烈,又磨炼意志,今后要传承好红色基因,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奉献力量。
“吾辈青年,应该珍惜时间,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不辜负烈士们的期望。”学生郭博康说。
“在这片孕育英雄的土地上,只有尊重英雄不忘英雄,才能继往开来创造伟大事业。我们希望通过徒步祭扫缅怀革命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也借此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意识。”获嘉县第一中学校长景广星说。
记者手记
当新时代青少年的运动手环记录下6000步的疲惫,获嘉县这片红色土地也记取了6000次青春的叩问。
这场跋涉没有网红打卡点的精致,却有赤城爱国的感动,有墓碑前长达十分钟的静默。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爱国主义”可以化作可触、可感的温热。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用一片染血的土地,点燃一簇信仰的火种;用一个跨越时空的敬礼,照亮一条精神的星河。
或许,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美的模样——让年轻的心跳,与民族的脉搏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