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李娟 实习生 罗茜茜
4月3日早晨8点,薄雾刚散,位于太行山脚下的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清明祭祀执勤点,工作人员已经到位,一筐筐沾着露水的黄白菊花已经送到被整齐码放在路边。
今年,卫辉市持续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提前预订了十万支菊花,将在这个清明假期前后以分发到村、祭祀执勤卡点的形式,送到祭扫群众手中。
"您带打火机和纸钱了吗?我们可以为您置换成鲜花,您的物品也可以暂时保管,等您下山后再取。"龙卧村是通往山上的通道之一,也是附近不少返乡祭扫群众的必经之路。工作人员一边检查祭祀用品,一边向群众发放防火宣传页,解释防火政策。
狮豹头乡政府派来龙卧村的工作人员秦阳仔细清点着花束数量,身后的喇叭循环播放着"文明祭祀防山火,鲜花一束寄追思"的宣传语。一对中年夫妇从汽车后备箱里掏出两沓黄纸和一挂鞭炮,主动放到回收点。夫妇俩接过秦阳送过来的三支白菊说:“往年总觉着烧纸才是尽孝心,你们用心提供鲜花,祭扫既体面又安全,老传统也要跟上新时代嘛!" 山间,赶路的祭祀者手持花束,与漫山遍野的野花融为一体。
狮豹头乡抵鹿泉村的山间小径上,护林员巡查时除了常用装备,还装着应急用菊花——这是今年新添的"秘密武器"。"遇上坚持要烧纸的群众,递支花往往比讲道理更管用。"卫辉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伟介绍说,"文明祭扫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群众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的支持,改变背后是这些年的不断教育引导进而春风化雨。
下午6时,除了工作人员不间断巡逻外,执勤点一天的工作结束。暮色渐浓,执勤点的菊花基本发放完毕。最新统计显示,卫辉市今年鲜花、水果等文明祭祀率大大提升,森林火情发生率同比大幅下降。"这场关于爱与守护的接力,我们会一直跑下去。"刘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