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涛 张笑闻
先体验一把,最近火爆网络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精妙绝伦的画面场景、充满感情的NPC人物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再想象一番,你坐在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中,车辆在繁忙的街道上自如穿梭,避开每一个潜在的障碍;来尝试一下,把一张自拍照输入手机中的“AI绘画”,一幅全新的卡通自画像立刻呈现在屏幕上……这些“沉浸感”满满的体验,背后都有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身影。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是互联网改变了世界,那么接下来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改变世界、塑造未来。对河南来说,能否站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风口浪尖”、赢得话语权,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省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新质生产力发展版图中的地位。
在此关键节点,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议于8月30日在郑州召开。会议主题明确: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硬核竞争力。
未来已来,河南如何发力?
河南要心中有“数”
人工智能诞生至今已有70年,近几年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重构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看国外,竞相角逐加速跑。从2022年问世的ChatGPT,到年初重磅推出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领跑全球,树起标杆;日本于2017年发布第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下一代人工智能推进战略》;加拿大则聚焦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育,出台《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战略》,最大程度发掘人工智能知识和创新的潜力。
看国内,布局抢滩“白热化”。比如,北京提出构建高效协同大模型技术产业生态,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上海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广东正在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高地,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浙江杭州发布《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算力设施建设、模型开放生态、人才队伍等五个方面“出大招”……
看河南,时不我待加快赶。把数字化转型列为“十大战略”中“两个转型”之一,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战略性举措,出台《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省委向省政协交办了“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专题研究任务……近年来,河南在发展人工智能上虽然起步晚,但是赶得紧、跑得快,全省软件企业已达800多家、大数据企业600多家,累计建设5G基站20.66万个,人工智能实现了“从无到有”向“局部领先”的转变。
河南是人口大省,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巨大的应用需求、深厚的市场潜力,发展人工智能,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需求、有能力。
这台“发动机”必须要打造
AI的尽头是算力,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生产力,被誉为AI大模型的“发动机”。
据测算,大模型对AI算力的需求每1-2个月翻一番。因此,打造人工智能的沃土,需要更加坚实的“算力底座”。
进入数字时代,强大的算力加持、高效的网络支撑,是河南进军人工智能领域的“入场券”“敲门砖”。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
以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为例,其承担着连接全国超算资源、提供算力服务等重要职责,落地郑州意义重大。“项目建成投运以后,将实现算力资源统筹调度,打通算力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加快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用建设、实现河南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曙光信息产业(河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惠润海说。
近年来,我省已经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一批算力设施;中原算力谷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投用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等6个超大型数据中心……
下一步,要以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为引领,深度融入“东数西算”算力枢纽体系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高质量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搭建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建设涵盖超算、智算、通算的融合算力中心,构建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多层次算力体系,向着打造全国算力高地的目标迈进。
宇通自动驾驶巴士小宇。
这条“新赛道”必须要抢跑
想要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抢跑领跑,建好垂直大模型尤为关键。
垂直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不同。
通用大模型,是一种可处理广泛任务的AI模型,能够跨越不同知识领域,理解复杂语境,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推理创造。像ChatGPT、文心一言等均为此类。
垂直大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特定领域、专攻细分赛道、解决行业需求,是大模型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方向。比如,在医疗领域,建设医疗健康大模型,可以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能诊疗服务平台。在教育领域,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跨学科、跨学段的教育大模型,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在农业领域,大模型可为农作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精准方案,提高粮食生产质量……
河南人口多、市场大,发展AI垂直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我省有着天然优势,也是必然选择。
APUS郑州智算中心。
“未来随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地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马太效应会逐渐放大。只有发展本土基座大模型,才能使收益最大化。”郑州麒麟合盛公司董事长李涛表示,企业自主研发的“APUS大模型”,获得我省首个大模型牌照,已在医疗、政务、教育等11个垂直领域与地方开展合作。
“人工智能”+“千行百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定能抢跑新赛道、塑造新优势、激活新动能,也必会给生产力发展带来巨大飞跃。聚焦重大应用需求,着力锻长板、成优势、起高峰,河南在垂直大模型领域大有可为。
位于鹤壁科创新城的龙芯中科芯片封装基地。
这个“大生态”必须要构建
今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等文件,凸显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去年,我省出台《河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任务书、路线图。
一枝独放不是春。打造一支健康、完善、可持续的AI产业生态,需要硬件装备、算法软件协同发力,也离不开创新引领、人才支撑、科技金融、数据要素。
在创新端,要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全省已有3家省实验室、10家省重点实验室、8家中试基地、7家创新联合体专门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供给端,大手笔引进超聚变,自主培育黄河鲲鹏,吸引浪潮、长城、曙光、龙芯中科等头部企业入驻河南;大力招引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培育青年人才、潜力人才;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量身定制金融服务,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引导基金。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
在服务端,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底座建设,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自主研发建设全国领先的全流程数据交易系统,挂牌数据资产和上架数据服务1470 个,累计实现交易额超14亿元;洛阳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城市试点。
从研发到生产,从服务到应用,AI产业链群图谱逐渐清晰,生态架构愈发完善,动力活力日益彰显。随着人工智能创新的不断加快,河南在算力基础、数据资源、应用场景、创新生态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会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为未来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提供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