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移山 敢为人先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太行巍峨,王屋形胜。45年来,王屋山下始终激荡着改革开放的春潮。
愚公故里,济水之源。45年来,济水源头持续描绘着砥砺奋进的画卷。
改革开放45年,是济源发生巨变的45年。从撤县建市到实行省直管体制,从深化改革到扩大开放,从工业强市到旅游富民,从全省最早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市到全国首个全域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
每一次的发展跨越,无不诠释着济源人民深化改革的热情;每一次的产业升级,无不迸发出愚公儿女开放创新的激情。
济源,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这座不靠海、不通江、不沿边的内陆山区城市,在历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持续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不断淬炼对外开放的气质,一步步实现了从边陲到核心、从地区到区域的蝶变,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就,用探索与实践一次次书写济源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迎着改革的春风,沐浴开放的洗礼,济源走过的每一步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济源人民不会忘记,1988年9月30日,济源举行撤县建市庆祝大会。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立的济源县,历经1390多年后,脱胎换骨更容颜,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1992年12月,河南省确定济源等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前18位的县(市)进行特别试点,出台29项优惠政策支持扩权县(市)经济发展,“十八罗汉闹中原”由此精彩上演。
济源人民不会忘记,1997年1月,河南省开始对济源实行省直管体制,济源实现从扩权县(市)到省直管的里程碑式变革。“一竿子”插到底的垂直管理体制,让济源更加释放出再创新业、再创新举、再创新局的无穷能量。
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后,济源在2014年再次被确定为全省唯一在全域范围规划建设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乡一体化,成为济源最硬的“软实力”和最亮的“新名片”。
济源人民不会忘记,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复函河南省,支持济源市建设全国首个全域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全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从1985年提出“济源要翻番,必须抓住山”,到1987年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从1993年确立“创百亿、争百强”目标,到21世纪初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战略,再到目前“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战略路径,济源一次次在转型发展中跃升。
济源人民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城市走过的每一步,不仅仅是为自己走得更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这既是一条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前进的改革之路,更是一条“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创新之路。正因为此,济源在大胆改革之路上担当起“试验田”“先行区”的使命,在开放创新之路上担当起“探索者”“先行者”的角色。
由此,济源发展的视野更加宽广,改革的广度更加多维。
数字是历史的记录者——
1978年到2022年,济源地区生产总值由近3.8亿元增加到806.22亿元,增长212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95.75元增加到24948元,增长近262倍;1978年济源职工人均工资614元,到了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518元。济源建成区面积在改革开放初期只有5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已扩大到近60平方公里,增长了10倍多。
变化是时代的见证者——
济源承担的30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成果丰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全域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职教改革等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和全国推广。
在全省率先实施劳动力全员免费技能培训;率先建立基层政协工作召集人制度;率先推行城区公交全免费;率先完成“就医一卡通”改革;率先实现城乡低保并轨、社会养老保险并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率先实现农村道路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率先实现物流网络全覆盖;率先实现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全覆盖,率先实现重点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
一个个“试点”,一次次“率先”,一个个新的“样本”和“模式”,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签。
2022年,济源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居全省第1位;进出口总值突破300亿元、居全省第2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
如今,济源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铅锌冶炼基地和白银生产基地,白银产量占全国的19.05%,矿产银产量占全国的43.63%;拥有6家超百亿元企业、5家上市公司,豫光集团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3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入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济源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特别是近年来,济源抢抓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打造豫西北创新高地,走出了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新济源涌现新愚公,新愚公再造新济源。
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济源将以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为历史使命,继续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以新姿态、新理念、新探索,迎接下一个加速发展的黄金期。
新的征程,希望和梦想同在。济源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朝着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添上浓墨重彩的济源力量!
项目引领产业兴
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和“强引擎”。济源作为河南工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5年来,无论是实施“工业出城”、还是树立“工业强市”,济源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装备制造、有色、化工、钢铁、能源等传统支柱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同时推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精密制造、钢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使“老”企业焕发新活力,新产业实现新发展。
河南豫光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
五次革命弄潮流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12月8日,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以下简称“河南豫光”)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新建的智能化铅电解生产线上,机械手正在繁忙地开展作业。
记者看到,众多国际先进的智能设备和工序流程,让原来传统生产线上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一名工人点击鼠标和按键,通过5G、红外线等技术,就可以轻松完成行车、查槽等多项工序。
河南豫光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该项目的开创性和引领性,也被业内誉为中国铅工业工艺装备升级的第五次“革命”。
自2017年开始,河南豫光对原有的两条废铅酸蓄电池分离拆解生产线、两条再生铅冶炼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实施了其发展史上投资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环保技改项目,即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在业内首创了再生铅和原生铅相结合的资源高效循环生产模式,可实现节能30%、减排50%、劳动效率提高50%,在中国铅冶炼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始创于20世纪50年代的河南豫光,是一家与共和国共同成长、以手工作坊起步的地方国有企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企业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铅锌冶炼行业领先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经历了烧结锅、烧结机、富氧底吹、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等五次工艺变革。该企业也因此成为我国铅锌冶炼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连续多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铅锌冶炼工艺的创新史。”在该项目办公楼里的企业展厅,跟随讲解员的介绍,记者看到,该企业的每一次引领与突破,都在中国铅锌工业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难怪有位业内专家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与其说这是河南豫光的展览馆,不如说这就是中国铅工业发展的博物馆。”
纳米产业耀中原
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作为一座传统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近年来,济源不断优化工业结构,通过减重工业之重、加高科技之量,逐步培养起一批新兴产业,其中纳米材料产业独树一帜,目前已建成我省唯一的纳米材料产业园。
12月7日,记者在该产业园内的济源鸿辛橡胶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已经投入试生产的车间内充满了机器的轰鸣声。“我们致力于纳米材料在液相天然橡胶方面的研究及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工程、航空等领域的高端轮胎。”该公司总经理胡延昆介绍,2023年预计生产纳米新材料达4000吨,年产值预计达8000万元。
纳米材料产业风生水起,济源与河南大学在2003年合作共建的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功不可没。该基地多年来围绕研究纳米材料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其中25项专利技术已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孵化及技术转让企业15家,并由此诞生了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
该产业园规划占地4000亩,建设周期10年,通过科技成果孵化、引进企业投建等方式,吸引相关企业入园。据了解,该产业园一期签约10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4个项目正在加紧筹建;二期现有19栋厂房,已入驻和预定17栋,入驻预定率达89%;三期于2023年3月份开工,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33栋建筑。
记者在产业园的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投资4000万元的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纳米银粉等6个项目已投入试生产,河南坤萤纳米材料有限公司纳米氟化铝功能材料等6个项目已做好了开工准备。
该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锚定2035年实现千亿级纳米材料产业集群的远景目标,力争到2035年实现产业园入驻项目100个以上,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纳米材料产业化基地。
技能培养新基地
济源产教融合园区
□本报记者 成利军
12月7日,大雪节气,室外温度接近零摄氏度,济源产教融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记者看到,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室外石材铺装、外墙装修等工作。施工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穿梭忙碌。
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小冶炼、小钢铁等“五小”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市场洗礼,在济源形成了一大批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园区及开发区。为这些企业培养输送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也成为济源决策者们亟待解决的课题。1993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济源中等工业学校应运而生。时至今日,该学院已累计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13万余人。
城市在“拔节”,产业链在延伸,面对不少企业时时面临的人才缺口问题,济源再次按下高等职业教育项目建设的“加速键”——2023年6月27日,河南省重点工程济源产教融合园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开工建设。
该项目规划占地1626亩,总建筑面积68.5万平方米,总投资38.77亿元,完全按照本科院校建设,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学生2万人。记者看到,项目建设包括教学实训楼、宿舍、食堂、多功能厅、体育馆、音乐厅、综合楼、人才公寓、行政办公楼等单体土建及安装工程、道路广场、室外基础配套工程。
项目负责人张龙飞介绍,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占地688亩,估算投资约18.77亿元,可满足在校生11000人,截至10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5.33亿元,19栋建筑物已全部封顶并完成主体结构验收。
记者看到,图书信息中心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其余楼栋均在进行室内外装修。道路管网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桥梁桩基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均在快速推进。张龙飞说:“教育是民生之本,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会科学安排施工计划,抢抓工期,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确保2024年6月竣工。”
济源·中国白银城
珠光宝气银“饰”界
□本报记者 成利军
12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济源沁园街道的中国白银城展厅,立即步入了一个珠光宝气的白银“饰”界。这里以金加银、银镶玉等贵重材质组合的各种首饰、摆件、餐具、茶具等日用品、工艺品和奢侈品,令人目不暇接。不少游客通过柜台直接购买的同时,直播间的网红大咖也正通过线上不断走单。
济源白银已经掀开了由“论吨卖”到“论克卖”的新一页。
据了解,我国白银独立矿少、伴生矿多。白银作为伴生品,多副产于铅等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到1997年济源白银已占全国总产量的15%,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2018年突破3000吨,目前已突破5000吨的年生产能力。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所有用银全部来自济源,这使得济源白银随着北京奥运的美名走向了全世界。
“遗憾的是,这么多的优质成品白银,却以银锭‘原料’的形式出口到国外,附加值并不高。”一位业内人士不禁扼腕。
为了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由“傻笨粗”向“高精尖”、由原材料向新材料的转变,“中国白银城”的设想浮出水面。2018年,济源成立了“服务中国白银城项目领导小组”。
中国白银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可入驻企业300余家,项目投产后年可深加工2000吨白银制品、4000吨铜制品、6000吨锌合金,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0多亿元。项目一期投资70亿元,主要包括思礼镇产业园、虎岭高新产业园、玉川产业园三个区域。目前,中国白银城已入驻企业20余家。
项目二期投资30亿元,面积23万平方米,用于配套交易及服务。
历经五年发展,济源·中国白银城目前已拥有多张骄傲的“名片”:获得“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称号、获颁全国首张食品接触用银安全认证证书……同时取得了累累硕果:2021年首届济源白银文化节签约项目31个,总投资21.6亿元;2023年第二届国际白银文化博览会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206.2亿元。
鲁泰纳米氧化锌工业水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
“锌”星串起循环链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珊珊
12月8日,济源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济源市鲁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泰纳米”)氧化锌工业水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正在紧张地试运行。
“这是全国首条高盐废水全资源化、全链条循环利用生产示范线,可以对纳米氧化锌生产过程中的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和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鲁泰纳米总工程师石磊说。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今年10月底投产。生产运营后,每年可处理24万立方米高盐废水,综合回收纯碱等各类产品10余万吨,年产值2亿元,综合利税近6000万元,彻底解决困扰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产业链条的深度延伸。
自2013年创立以来,鲁泰纳米一直坚持绿色循环的发展思路。
纳米材料行业作为新材料行业之一,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双碳”背景下,鲁泰纳米作为“老牌煤企”河南济煤能源集团向新材料行业转型发展的前沿阵地,紧抓河南制造业换道领跑的战略机遇以及济源打造千亿级纳米材料产业集群的政策机遇,以本地金属冶炼厂的工业副产品次锌粉做原料,由单一的纳米氧化锌产品衍生培育出了脱硫剂、饲料添加剂等一批产品质量优、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环保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橡胶制品、饲料等行业。
“公司采用全湿法制备工艺生产的纳米氧化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效环保,相比传统材料,它可以节省20%到50%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石磊说。目前该公司纳米氧化锌年产可达10000吨,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产品还出口到欧美十几个国家。
创新引领下,该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围绕锌资源的循环利用做足文章,实现纳米氧化锌产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鲁泰纳米董事长齐磊说
奋斗路上展英姿
45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
45年来,斗转星移,沧桑巨变,济源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发展。每一个变化,都写在企业家奋斗成长的脚步中,写在科研人员创新研发的探索中,写在新农民科技耕耘的汗水中。
不同人对改革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感悟。在济源,让我们走近一个个企业家、科研工作者、新农民……倾听他们的讲述,在他们的人生故事中,透视改革开放的力量,印证时代发展的步伐。
济源海关关长王健:
推动济源贸易走向全球
□本报记者 成利军 本报通讯员 钟游鹏
近日,济源海关发布数据,2023年前10个月,济源外贸进出口总值320亿元,居全省第2位;同比增长30%,增速居全省第3位。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起伏动荡的市场背景下,济源外贸依然韧劲十足、一路走高。”济源海关关长王健介绍,济源外贸进出口总值2016年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20年以来更是接连突破200亿元、300亿元大关,居全省前列。
一不通江、二不靠海、三不沿边的济源,何以取得如此亮眼的外贸成绩单?在王健看来,这得益于济源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头跑”、中小企业“加速跑”的外贸发展新格局。2018年海关总署批准建设济源海关,2020年济源海关正式揭牌运行,不仅为地方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了更加高效便捷的环境,也进一步打通了济源企业走向全球的“黄金通道”。
“济源海关开关以来,深入分析研究济源外贸特点,在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助推地方更多特色企业更快、更好融入全球化大格局。”王健说。
为了紧扣地方经济发展脉搏,济源海关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构建了跨境贸易“闭环”服务模式,进一步畅通了外贸开放通道;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开放性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助力济源国家级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落地;促进济源外贸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深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市场,今年前10个月,济源对东盟10国进出口总值7.8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32.5亿元,均实现大幅增长。济源海关先后帮助7家企业通过海关AEO认证及复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此外,济源海关还在助力乡村振兴、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及保障物流畅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比如,全面推广“两步申报”等业务改革模式,进一步提高了通关便利化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地方发展战略,助力做大做强有色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等重点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济源外贸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王健说。
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田:
涅槃重生新济钢
□本报记者 成利军
提起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济源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济源钢铁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到质嬗变的一个标识。
作为济钢的领军人物,李玉田带领济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让济钢成为中国制造“新名片”。“只有发扬钢铁精神,坚持不懈、敢于创新,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李玉田说。
1958年,在全民大炼钢铁的年代,济钢应运而生。当时,100多名工人踏着泥泞、点着油灯、喝着蟒河水,把一根根桩基打进了荒草丛中,靠手拉风箱、铁锹上料的最原始方式点燃了最初的钢铁强国之梦。
20世纪60年代初,在各种天灾人祸面前,济钢举步维艰,而那时候的产品仅限于做饭用的铁锅和蒸笼、犁地用的犁面和犁尖、取暖用的火盆等支农产品。由于工艺落后,济钢几经下马、合并、转产、上马等曲折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济钢以补偿贸易的形式,逐步建起两座100立方米的高炉,生产由“纯手工”转入机械化。但此时的济钢仍然是一个年产10多万吨生铁的小型炼铁企业,一直到1994年炼钢一期工程投产,济钢才真正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厂。
“1997年是难忘的一年,当年,济钢以最快的速度,建成了30万吨棒材连轧生产线,一举成为河南省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实现了铁、钢、材的成龙配套。”李玉田说。
“2001年,济钢完成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体制使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今日的济钢已具备了年产400万吨铁、400万吨钢、400万吨材,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生产经营能力,主导产品实现了‘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的梯级跨越,也使济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优特钢生产基地。”李玉田自豪地说。
依托济钢的钢,济源的钢铁产业链在迅速延伸。截至目前,济源有规模以上钢铁及装备制造企业67家,其中钢铁及钢产品加工企业10家、机械及零部件加工企业40家、电工电气企业17家,产品涉及钢丝绳、锻件、紧固件、矿山和石油钻井设备等,已由当年的济钢“一枝秀”发展为现在的钢铁产品“花满园”。
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三元:
“美丽经济”富山乡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我从19岁就开始与种子打交道,当时咋也想不到有一天我会带领上万名农民在遍山金黄的鲜花丛中从事‘美丽经济’。”12月5日,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三元感慨地说。
初中毕业后回村务农的侯三元,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19岁那年被选中加入村里的农业科研组,从此开始了与种子打交道的漫漫长路。
“那时候的育种条件太差了,整地、灌溉、施肥、收割全靠人工,效率低还影响收成。”在如此差的条件下,侯三元在科研组一干就是13年。13年的锤炼,也让他成了一名资深的育种“土专家”。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王屋山,不少农民开始在土地上尝试着种植经济作物,但因产量低、销售难等问题发展缓慢。
济源境内山岭纵横,西部、北部有太行、王屋二山屏障,东部、南部有沁河、黄河二河流过,地理、气候条件十分利于发展蔬菜育种。在种子行业浸润多年的侯三元,敏锐地察觉到了蔬菜育种产业蕴藏的大商机。在经过认真思索后,他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事成立了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60亩白菜种子。经过给农民做工作,王屋山中的大峪镇东沟村育种基地建了起来,订单得以顺利完成,群众也初步尝到了蔬菜育种的甜头。
“产业发展到哪儿,就要让老百姓富到哪儿。”随着订单的增加,该公司又发展了王屋镇柏木洼村育种基地。转眼到了收获期,种植户细算账,1亩白菜种子单季收入两三千元、1亩甘蓝种子单季收入六七千元,大家心里乐开了花。柏木洼村的各类蔬菜育种面积很快就由110亩发展到1000余亩,每年春天,遍山金黄的菜花也使柏木洼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截至目前,我们已辐射带动了256个制种基地。我们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白菜、甘蓝、萝卜等农作物为主,开展1000多个品种蔬菜种子的生产,单季亩均收入5000元,年均增加农民收入7200余万元,有1.2万余户农民通过蔬菜制种走上了富裕道路。”侯三元说,蔬菜制种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济源农科院院长成东梅:
土里刨金新“硒”望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改革开放以来,每个家庭的餐桌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其中一个标志,就是富硒食品逐步走入千家万户。
“富硒食品在为人们提供营养保健功效的同时,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12月9日,济源农科院院长成东梅介绍,该院在邵原镇崔家庄村建立的富硒苹果科技示范基地,亩均效益3万元;在邵原镇花园村建立的富硒鲜桃科技示范基地,亩均效益2万元;在下冶镇石槽村建立的富硒小麦科技示范基地,亩均效益2800元……
随着人们健康饮食水平的提高,早在十余年前,济源农科院就率先在全省开展富硒生产技术研究,主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索道路,连续开展了小麦等富硒主粮、核桃等富硒果品、红薯等富硒杂粮、南瓜等富硒蔬菜等30余种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和10余种富硒功能保健产品的技术研究。
富硒农产品以其保健功能和本身的高附加值,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也让农民的心里乐开了花。
“富硒农产品售价是一般农产品的2至3倍。”成东梅举例时如数家珍,五龙口镇富硒水稻每亩收入约4000元,承留镇卫佛安村富硒西瓜每亩收入约8000元……
效益就是最好的动力。据统计,截至2022年,济源农科院在济源各个镇(街道)已累计建设粮食、果品、油料及蔬菜等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及产业园区40余个,其中包括红薯等富硒粮食作物6000余亩、桃等富硒果品5000余亩、富硒油料作物和蔬菜4000余亩,其他富硒作物100余亩,仅邵原镇花园村的富硒鲜桃就由之前的50亩很快发展到目前的1000余亩。
在此基础上,围绕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化发展,济源又相继开发了富硒小麦专用面粉、富硒鸡蛋等30多种富硒农产品,开发出富硒胶囊、片剂、护肤品等10多个高新硒产品,并打造出了“牛郎岭”牌富硒石磨面粉等一批富硒产品品牌,力争未来以2至3个主打产品的营销拉动济源特色功能农业产业做精做优。
“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让富硒系列产品成为农民致富新‘硒’望。”成东梅说。
济源示范区政务大数据中心主任王森:
数字政务惠民生
□本报记者 樊霞 成利军
“很多‘60后’‘70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20世纪末期,如果需要到哪个单位办点事或盖个章,会碰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12月5日,济源示范区政务大数据中心主任王森说,在济源,数字化政务改革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利民惠民的时代进步。
在济源“市民之家”拿到示范区颁发的首张“水电气暖”报装营业执照的姚先生提起当时的心情,还忍不住开心:“没想到‘水电气暖’报装也能在企业开办时一并办理,那么多业务办下来用时不到半小时。”
姚先生的感叹代表了办事群众的共同心声。王森介绍,济源“市民之家”共设置了5个专业服务区、1个综合业务区、65个综合窗口,进驻窗口单位达40家,服务事项多达2300余项。在此基础上推行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商场、医院、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于2002年开通运行的济源市政府门户网站,服务内容涉及22个政府部门、2个开发区、16个镇(街道)、131个公共企事业单位、549个村(居委会、社区)等的信息公开,只要是涉及济源的信息,在这里基本可以“一网打尽”。“此外,网站还开通了电脑版、手机版、无障碍版、适老版、自助查询机版和APP客户端等版本,覆盖了所有适龄人群。”王森说。
据介绍,成立于2003年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经过20年的探索与改革,已由最初的“一号”升级为现在的“一号通”,一字之差,却是将22条政务服务热线“打包”联动,同时实施的电话、短信、互联网、微信、领导信箱等多元化受理方式,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更让群众感受到了便利。
“这一切均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我们将用数字化进一步赋能政务服务,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王森说。
强根铸魂谋新篇
近年来,济源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不断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党群连心工程”,推动“四下基层”在济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聚焦“三新”领域“新”需求,着力构建新阵地、推出新服务、开启新模式,将“最活跃的地带”打造成党建“最坚强的阵地”;大力实施“青苗培育”工程,强化年轻干部实战锻炼、专业训练,为事业发展储备大批优秀苗子;千方百计开展招才引智工作,深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点燃人才创新创造的激情……新征程上,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
“青苗培育” 促年轻人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成利军 本报通讯员 苗淼
“驻村快两年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从稚嫩的学生成长为熟练的办事员。”在济源梨林镇范庄村驻村的选调生聂璐琳说。从拉家常到讲政策、解难题,在政治导师和村干部的帮助下,她一步步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把每一件民生小事做实做优就是成长的过程。这是在济源承留镇花石村驻村的选调生杨玉凤的感受。为更好地把花石村农副产品、文旅资源推介出去,她带领“新农人”学习“新农技”,组织60多名赋闲在家的妇女,开展短视频拍摄、内容剪辑制作、抖音店铺运营等知识培训,组建直播团队,让农副产品搭上“电商快车”。
“这次外出到郑州经开区跟班学习的机会很难得,既开阔视野,又对标对表,找准自己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济源现代服务业开发区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新强说。他是今年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外派到省直单位、国有企业、开发区等跟班学习的年轻干部之一。
济源示范区大力实施“青苗培育”工程,选派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州、厦门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开阔眼界、解放思想;选派20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乡村振兴、“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等工作的历练。通过多岗培苗、压担墩苗,让年轻干部“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增添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底气,锻炼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递进式培养、多岗位历练、层层考验,持续优化年轻干部成长路径,让年轻干部素质更全面、能力更扎实,为济源各项事业接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争创“五星” 解锁幸福密码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珊珊 本报通讯员 郭明波
“我们村发展蔬菜种子产业,山沟沟里每亩地一年收入1万多元呢!”说起现在的种地收入,济源邵原镇牛庄村的村民们很高兴。济源通过创建“五星”支部带动产业发展,为群众找到了致富的“密码”。
产业兴旺,群众增收有盼头。如何实现“产业壮、集体强、群众富”的共赢局面,是济源“五星”支部创建探索的重要课题。
济源在蔬菜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促进龙头企业与20余家科研单位、120余个村级股份合作社实现利益绑定,建立产业联盟,实现了多方共赢。目前,济源蔬菜制种面积近6万亩,是全省最大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洋葱种子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种子生产基地,带动120余个村、2.2万余户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12月6日,记者在愚公路看到,精品街区建设正在进行扫尾工作,玉泉街道亚桥居委会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生态宜居相结合,不仅提升村庄品位,实现群众生活美,更带来了“美丽经济”。
生态宜居,群众生活有品质。济源示范区在“生态宜居星”创建上,突出创建为民、群众受益,以休闲旅游为纽带把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有机结合起来,打造2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60余个精品旅游村庄,构建了一条条“美丽经济带”。今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玉泉街道辖区29家休闲旅游村庄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
和谐共建,群众幸福有质感。济源克井镇寨河苑村把议事点从会议室搬到树荫下,沁园街道在居民楼下开起了“小板凳议事会”……
济源在全区构建了“一网全覆盖、党员走在前、组织作后盾、群众来评判”的党群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中心(基层党支部)调度、一张网络(党员联户网)治理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格局。据了解,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通过“党群连心工程”已解决群众身边事1.1万余件。
汇聚人才 凤择良木栖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珊珊 本报通讯员 亢艳丰
“一码集成、掌上办结”。随着今年济源示范区“王屋英才码”上线,免费游景区、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医疗保健绿色通道等14个服务项目可以一键办理,实现了“直达式”政策匹配、“一键式”便捷申报、“一体化”全景服务,让更多引进人才感受到了济源的城市温度。
“济源示范区温暖的人才政策和宽松的发展环境,给我们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平台。”德国明斯特大学博士、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敬元元说。清水源研发团队现有技术研发人员117名,先后参与制定、修订24项国家标准、45项行业标准,拥有100余项专利,在全国同类行业中首屈一指,有力推动了济源以水为核心的环保创业产业。
随着济源人才政策的不断细化与完善,正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像敬元元一样,选择济源、扎根济源。
“济源推出的引进人才配偶随迁政策,解决了我与家人长期两地分居的问题,解除了我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牛利永说。
暖心爱才留才。去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制定出台《构建高质量人才发展体系若干措施》,明确支持人才发展33项措施,并制定配套操作指南,大力开展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王屋英才等行动,用心建好用人单位人才“小气候”,优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用心用情解决好人才关注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安居住房、体检疗养等问题,让人才近悦远来。目前,济源示范区人才总量已达18万人,其中,自主培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专家人才37人、市级各类拔尖人才605人,2020年以来引进院士等高端人才98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人才发挥作用,为济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济源示范区人才工作相关负责人说。
“三进三促” 解民忧暖人心
□本报记者 成利军 本报通讯员 杨文峰
12月6日早上7点,齐建堂就到了调解室,一边梳理最近调解的矛盾纠纷,一边考虑着当天的安排。作为济源坡头镇的一名人民调解员,齐建堂将调解工作从调解室“搬”到当事人双方家里,延伸到田间地头,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百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
“改造之前无人管,现在干净人人赞。供暖设施作用大,暖了人心暖了家。”这几天,济源济水街道商办小区的“党群连心”微信群里,居民纷纷点赞这条信息。
商办小区原来是一个无主管楼院,小区老年人多,小区自管会主任郭君剑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冬季供暖是居民反映最多的问题。郭君剑积极向街道反映,在街道党工委的协调下,终于让商办小区从暖气非直供小区转为直供小区。作为商办小区党建“微网格”负责人,郭君剑在小区开展“温暖来敲门”行动,组织21名网格员逐家逐户“敲门入户”,了解居民家中供热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暖心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自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济源示范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以“进农村促乡村振兴、进社区促基层治理、进企业促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进三促”行动。在农村,推动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实施“开展一轮民情家访、帮扶一批困难群众、扶助一个特色产业、化解一批矛盾隐患、解决一个突出问题”的“五个一”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党员共走访慰问重点群体43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2000余件;在社区,全面落实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落实“周联月访”要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促进基层治理;在企业,结合“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成各类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5.87亿元。
“党员干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面对面找问题,一对一解难题,才能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果更好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上。”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主题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党建领航 激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成利军 本报通讯员 常伟
“看,这是专门为外卖小哥休息提供的暖心驿站。”12月11日,济源七宝供应链管理公司党支部书记葛开路指着“骑手驿站”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济源示范区围绕建设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爱机制,打造了两个高标准“骑手驿站”。驿站配有空调、冰箱、饮水机、充电器、应急药箱等,不仅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也为他们打造党建阵地。
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济源示范区以阵地建设标准化、“双覆盖”提质增效、“头雁引航”等工程为抓手,以促进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多渠道探索,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以前,公司的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起来,现在园区党委帮助我们找到了工作切入点。”位于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的伊利乳业党支部书记张洁说。
今年以来,济源食品饮品产业园党委以“产业链+党建”为突破口,通过“我是党员我带头”“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引导党员围绕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等方面作出承诺事项500余件。同时,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和企业管理层人员交叉任职,培养党员企业管理人员40余人,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济源的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头雁引航”党建活动也有声有色。“万洋冶炼集团这些年的发展充分说明,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万洋冶炼集团董事长卢一明说。
万洋冶炼集团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形成了“集团党委—党支部—基层党小组”组织体系,凝聚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动量,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万洋冶炼集团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入选“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为济源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红色动力”。目前,民营经济对济源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七成左右,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