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
418.67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
25.07%
与“十三五”初相比
2022年全省
PM10浓度下降
37.8%
PM2.5浓度下降
37.7%
近年来,河南省湿地保护率大幅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提升。图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 李运海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河南坚持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标准推进污染防治攻坚、高水平推进生态系统保护、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落实落地、营造全民共治共享浓厚氛围……当前的中原大地,碧水盈盈、青山环绕、多姿多彩,美丽河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美好生态增强人民获得感
空中俯瞰,从豫西伏牛山到豫东平原、从豫南大别山到豫北太行山,好一幅大美河南生态画卷!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不美,先看水。”沈丘县居民张自强回忆,由于上游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沙颍河曾经臭气熏天。铁腕治污后,水清河畅,张自强喜上眉梢:“鱼儿跳、野鸭闹、水变清、群众笑。”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雾霾天气曾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今,河南老乡的微信朋友圈常常被“小确幸”刷屏——或是下班途中偶遇的一抹彩虹,或是晴空中悬挂的朵朵“棉花糖”。美好生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融入对老家河南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我省PM10、PM2.5、优良天数三项主要指标改善幅度均居全国前列。
青山常在,绿意渐浓。在焦作市中站区龙翔山护林员赵本红眼中,大山越变越美,通过对太行山生态修复,“树高了,林密了,野猪、黄羊回来了,干涸多年的泉眼,竟又冒水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截至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418.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5.07%。“与‘十三五’初相比,2022年全省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37.8%、37.7%,Ⅰ—Ⅲ类国控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4.5个百分点;累计创建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7个省级生态县,14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良好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哲表示。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8月12日,三门峡黄河湿地,各类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或在河滩驻足,或翱翔天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们这儿鸟的品种及数量也越来越多,为壮丽的黄河增添一道亮丽风景。”三门峡市摄影家王民强说。
湿地、森林是珍稀野生动物天然的庇护所。近年来,白天鹅在我省多地留下倩影,金钱豹、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重点野生动物频频现身,不少过冬候鸟从“过客”变成了“常客”。
绿水青山间,一派生机勃勃。这背后是我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省有345处各类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了全省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80%的典型生态系统。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3.26%,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生态优势释放绿色动能
夏日清晨,新县近郊的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幽林茂,清泉长流,奇松怪石,相映成趣,不时有飞鸟掠过,护林员徐进又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据徐进介绍,金兰山所在的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类野生动物达3000余种,仅白冠长尾雉就有2000多只。生态好了,入园的游客量也翻着番地往上涨。金兰山景区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了“红”“绿”两条旅游线路,越来越多的研学旅游团队来到这里。发展旅游的同时,还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蜂蜜、茶叶、油茶、葛根等特色农产品广受欢迎,周边群众开起民宿、农家乐、便利店,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富民。如今,生态与经济双赢局面在我省已不鲜见。十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走出一条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子。
绘国土丹青,守山河锦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河南正在成为现实。
他山之石
美丽生态看余村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口,一块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矗立,往来游客驻足留影;不远处,全国首座零碳建筑“余村印象”炫酷新潮,引来游客参观。
这座建筑是由化工厂改建的,造型像一把钥匙,寓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一把金钥匙,破解了余村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关系的困惑。从“化工厂”到“零碳建筑”,余村如何完成生态巨变?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优质的石灰岩资源,余村的“石头经济”风生水起,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围着石头转。可这条致富路,却披上了“灰色记忆”,山体破坏、流水浑浊、草木无光。村民的腰包鼓了,余村的环境也糟了。
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浙江全域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借此“东风”,余村停掉矿山、关掉水泥厂,山清水秀的余村又回归视野。但村集体收入一下从每年300多万元缩水到20万元,村民增收受限。
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余村修复冷水洞水库,复绿矿山,完善基础设施,美化庭院,大刀阔斧整治村庄环境。如今的余村,竹海摇曳,绿水逶迤,已形成美丽宜居、田园观光、生态旅游和环村绿道“三区一环”的空间布局,有限的村域空间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俨然已从曾经的“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生态好了,金山银山就来了。2022年,仅4.86平方公里的余村,实现接待游客7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1300万元,“美丽生态”成为余村的一张金名片。(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 李运海 整理)
亮点展示
丹江湖水清两岸乡村兴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栀子 通讯员 申东
蓝天、碧水、绿树、果香……8月11日,记者来到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虽已立秋,但这里的“热度”依然不减,游船往来游弋、游客络绎不绝。
“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唯有持之以恒地守好一库碧水,积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发展,以水作画,才能绘出生态富民的崭新画卷。”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找到“最优解”?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给出了答案。
为了守好一库碧水,淅川县先后顶住产业萎缩、农民减收、企业转产等各种压力,关停并转企业380多家。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行动,恢复有效库容530万立方米。同时,探索“四长”治林新模式,以“林长+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构建起行政执法、刑事执法与检察监督顺畅衔接、高效发力的制度体系,全力向石漠化宣战、向石山区进军,以每年1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
水变清,绿生“金”。丹江湖日益优良的生态,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前来“打卡”,也催生了沿岸百姓的美好“钱景”。
“土地流转费一年6000元,在基地务工每月3000元,再加上到户增收的分红,一年收入4万多元,现在日子真是美!”提及发展林果业为乡亲们带来的变化,老城镇下湾村村民杨超峰笑道。
而在与下湾村一河而隔的盛湾镇瓦房村,昔日的“瓦房屋”,如今加盖了“星空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花海湖光中与星空“对话”。
“这里的民宿得提前一个星期才能订到。白天,采山果、游丹江;入夜,听水语、赏星空,仿佛一抬手就可以触摸到星星。”来自湖北的游客程飞说。
“种上林果,开起民宿,如今,家乡是越来越美,‘家底子’是越来越厚,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瓦房村村民张晴道出了淅川库区人民的心声。
8月13日,工人在开封市包公湖打捞水面上漂浮的杂物。随着开封市河湖水系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建设,古老的包公湖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画面。李俊生摄
亮点展示
采煤沉陷区的“绿色转身”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实习生 周琪
8月12日,记者来到永城市日月湖景区,只见蓝天白云、水天相映、鱼游浅底。
如此美景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采煤沉陷区。永城曾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日月湖位于该市东西城区间,总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是该市最大、塌陷最严重、面积最集中的采煤沉陷区。
2011年以前,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劣,居民房屋、耕地被淹,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成为周边居民生活的“痛点”,不仅隔断了东西城区的交通,而且成为影响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偿还生态“欠账”,永城市推出了集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构筑起生态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三道防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我们充分利用原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资金、省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等,开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园林绿化等,并请国际知名专家设计,以‘日耀鑫穗、月映乌金、日月合璧、绿满汉源’为主题,建成集湖、堤、塔、庙、亭、桥、阁、岛、山于一体的日月湖景区。”永城市日月湖文化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勇介绍。
近年来,永城市严格按照“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指导思想,持续加大对日月湖景区的投资力度,让采煤沉陷区摇身变为集旅游、休闲、商务、金融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努力打造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标杆。日月湖景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大力发展国际房车营地、文艺演艺中心、高端民宿、奥特莱斯地下购物商场、金色沙滩、足球训练基地六大经济业态,推动旅游服务业提档升级,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同绘制永城市未来美好蓝图。”展望未来,曹勇坚定地表示。
专家点评
加强生态修复建设美丽河南
□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院长 闫红山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的重要举措,必须树立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规范有序开展。
树立系统保护修复的理念。河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有山丘、平原、河流、森林、湿地等多种形态,应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遵从生态系统演替的内在机理,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合理确定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提高生态治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合理确定修复后的空间用途。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规划为依据,合理确定生态修复的定位和方向。对位于生态空间的修复项目,应优先安排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其中在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必须恢复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活动或改变生态用地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外的,可在不影响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展资源和景观开发利用活动。对位于农业空间的修复项目,应优先考虑恢复农业生产功能,宜耕则耕、宜园则园。对位于城镇空间的修复项目,宜优先恢复城镇开发利用条件,盘活建设用地,或作为生态公园,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统筹实现多方面效益。河南人多地少,空间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修复应以提升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在增加林地、草地、湿地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当地群众意见,增加耕地、园地,或恢复为建设用地,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空间。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生态修复项目实施资金需求量大,应建立多元投入、利益分享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和修复,运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等工具,使项目实施所需资金得到有效保证。
加强工程实施管理。生态修复工程涉及部门多、领域广,必须建立并落实工程实施管理制度,实行实施方案编制、勘查设计、施工、验收、后期管护等全生命周期规范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成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刘晓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