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通讯员 张温良 刘象乾 刘佳美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具茨山下,溱洧河畔。这里是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在这里,至今仍保留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那些影响深远的文明成果,在这里亦能找到它的根与芽。
《黄帝千古情》实景演出。刘栓阳 摄
这里的山,是始祖之山;这里的水,是溱水洧水;这里的风,是诗经郑风。置身新郑,仿佛在穿越历史时空。一个个遗址,一条条街道,似乎都在诉说千年的沧桑与辉煌。
传承古今文脉,铸造城市之魂。近年来,新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文化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兴城,奋力建设以黄帝文化和郑韩文化为特色的全国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努力让城市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文化自信,切实扛起郑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的新郑使命。
郑国车马坑。刘栓阳 摄
文明之根一脉相承
文明绵延,在兹尤盛。
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新郑市梨河镇赵庄潩水东岸上,石器在碰撞中叮当作响,先民们在这里狩猎采集、繁衍生息。
1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从“茨民氏”到“辰放氏”,具茨山地区的古老族群从狩猎走向部落,遗留下3000多处岩画。神秘的“无字天书”,被视为中华文明可考的源头。
8000年前,新郑裴李岗人制陶器、作仓廪,巧酿酒、精研谷,开启中原地区农耕时代,文明在此初露曙光。
5000年前,史料所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都于有熊,率领先民初辟鸿蒙、统合九州,播谷植桑、创文演历,兴医定律、造车制衣,肇始中华文明,丰植民族根魂。
45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黄帝后人重黎受封有熊,在此建立祝融之国,成为春秋楚国先民起源地。城区向西7.5公里处是人和寨龙山文化古城址,90米的城墙夯土,历经风雨,至今屹立不倒。
新郑市区向北6公里,是夏商时代望京楼遗址,168万平方米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商代城址“套”在夏代城址上,京畿之地上演“双城记”。
春秋之初,周宣王之弟姬友,将在陕西的封地“郑”,迁到溱洧之水交汇处,建立“四十五里牛角城”,定名“新郑”,直至今日从未易名。
此后,2700多年,韩灭郑、秦一统,历经朝代更迭,城址不移,文脉不息,人脉不断。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撤县设市,新郑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稳坐河南县域高质量发展前排。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文明在这里赓续传承、创新发展。
丰台寺塔。刘栓阳 摄
人文璀璨底蕴深厚
当历史的烙印借助文字雕刻新郑逝去的时光,无数耳熟能详的诗词、名篇、成语,从这里传诵至今、经久不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
文明起源于文字,文字滥觞于岩画。从具茨山上星罗棋布刻满符号和图案的岩画,到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文字在时光中初见雏形,为后世经典流传奠定基础。
新郑,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
被誉为“东方最浪漫的爱情诗”的21篇《诗经·郑风》,至今仍在溱洧河畔回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女子相思的优雅和惆怅;“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尽显男子温润如玉的品质;“溱与洧,方涣涣兮”传递出“三月三”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溱洧之畔的热情率真。
翻开《左传》品春秋,关于新郑的篇章散落全书;从春秋纷争到风云战国,语出新郑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仁、义、礼、智、信的优良品德植入血脉、沁润人心。
唐诗宋词的鼎盛时光中,生于新郑的白居易,冢于新郑的欧阳修,开创一代文风。
唐朝中兴名相裴度“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的惬意;隐居东里的布衣诗人杨朴“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的洒脱;大明内阁首辅高拱“无端清切惊残梦,暗引悲秋万里心”的伤感……承载悲欢离合的诗句在新郑尘封的历史中俯拾皆是。
如今的新郑,将这些诗词文化资源与时代的发展脉搏相连,通过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欧阳修经典诵读、民俗文化旅游节、中秋诗会等活动,弘扬诗歌文化,打造“中华诗词之乡”品牌,传承文化基因,倡树时代新风。
文化繁荣成风化人
1977年裴李岗遗址,因其鲜明时代特征和独特文化风貌,被考古界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填补了仰韶文化以前的空白。遗址中发现的碳化枣核,印证了红枣早已融入当地日常生活、民俗习惯,穿越历史烟云演绎出独树一帜的“红枣文化”。
因百家姓90%出自黄帝姬姓分支,新郑衍生出“姓氏根亲文化”,成为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寻根圣地。
“三月三,拜轩辕。”这里连年成功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文化论坛,华夏儿女齐聚新郑、寻根问祖,生动诠释着“黄河文化”“黄帝文化”的魅力。新郑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拜祖圣地、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
春秋战争之多者莫如郑,战国战争之多者莫如韩。各类遗址、民间故事、古迹文物,构成独特的“郑韩文化”。
溱洧河畔至今回荡着《郑风》古韵,“诗经文化”在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的新郑,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圣贤,郑国名相子产、战国思想家申不害、水利家郑国、法家韩非、西汉政治家张良、建筑学鼻祖李诫、诗王白居易、元代思想家许衡、大明内阁首辅高拱……他们的品德、人格、思想、学说、贡献及影响,构成了厚重的“圣贤文化”。
从裴李岗时期开启手工业生产,到郑韩时期冶铁锻造巅峰发展,以至“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直至今日,新郑的手工艺人仍用工匠精神守护传统,“非遗文化”历久弥新。太清村舞狮、时家牛皮鼓、三里岗村李记菜刀、枣花馍、剪纸、香包膏药、水晶雕刻、金属錾刻……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众多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弦歌声起,风景独好。从“享受文化”变“参与文化”,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溱洧欢歌”“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令群众喜闻乐见,《郑风·意象》《莲鹤方壶》等文艺精品,让人们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
华灯初上,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里“书香四溢”,公共文化空间“欢声笑语”,以文化人,润泽心灵。
洧水公园再现塔寺晚钟。刘栓阳 摄
文物古迹灿若星辰
位列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被郭沫若誉为“东方最美的青铜器”的“莲鹤方壶”,于1923年在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为妥善收藏保护此批文物,河南博物院因此成立。“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院”成为一段佳话。
新郑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700余处,5项遗址分年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依托这些文物资源,建成郑韩故城城墙博物馆等生态文化公园9处,建成新郑市博物馆、考院博物馆、红枣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10余座,承载起新郑文化悠远、历史厚重的城市记忆。
郑韩故城遗址被称作“露天博物馆”,16平方千米内遗珠散落,宫殿宗庙基址、铸铁遗址、冷藏室遗址、铜兵器坑、钱范遗址、制陶遗址……这里是世界范围同时期保存最完整、城墙最高、面积最大的古城。
漫游新郑,可以走上2700多年前的古城墙,实地探寻郑韩文化,与古文明“亲密接触”;可以在郑王陵车马坑旁,目睹郑国国君的豪华车队;可以从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中,感受历史中的余烟缭绕;可以透过青铜编钟的夔龙纹饰,跨越千年觅“郑声”。
从幽深小径中的欧阳文忠公园到威严古朴的县衙二堂,从别具韵味的卧佛寺塔到焕发生机的南街古巷,从碧波荡漾的轩辕湖到融古纳今的洧水公园,历史文化在焕新出彩。
保护与展示结合,公园邂逅古文明;遗址与生态牵手,塑造城市新地标。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大吴楼手工作坊遗址公园、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裴度公园、后端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一批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使文化遗产资源有尊严地展示出来、鲜活起来,真正融入人们的现实生活。
经过规划提升,今年拜祖大典期间,黄帝故里园区首次以崭新面貌全景式呈现、惊艳世人。整个园区由何镜堂院士团队担纲设计,整体建筑典雅厚重,彰显黄帝文化的时代魅力,营造庄严肃穆的拜祖氛围,形成规制严谨的礼仪空间。
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郑着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南街古巷。刘栓阳 摄
千年古城焕彩新生
历经千年的时光淬炼,今天的新郑,坐拥地利之势、背依山水之幽、内彰人文之胜,古风今韵相映成趣、传承创新交相辉映……以“古”闻名的新郑奋力谱写以“新”出彩的绚丽篇章。
深入开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行动,高端文旅等新兴产业在新郑正加速崛起。目前,新郑市有A级景区7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3家、2A级2家,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村17个,“文商旅”“农文旅”融合发展、穿珠成链。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刚刚过去不久的端午假期,黄帝千古情文化旅游景区异常火爆,利用先进声、光、电科技手段实景演出的《黄帝千古情》以及推出的古风国潮演艺秀、端午游园会等,让人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新时代文旅魅力。
郑韩故城古城墙一角。 刘栓阳 摄
已建成的南街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致力于打造集购物中心、精品酒店、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文化古街古镇。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黄帝故里深度体验之旅、“游新郑·知中国”研学之旅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之“行走新郑·追溯文明起源”文化品牌。
文化赋能,文旅添彩。当下的新郑正以竞进状态、拼抢姿态,奋力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一流现代化临空名市。
溱洧之水永流淌,沃土含英蕴华章。